在此次大会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叶小文作主题为《我们靠什么支撑“强起来”?》的主题演讲,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全局的高度与幽默的语言,与广大与会嘉宾分享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思想,其立意高远,角度新颖,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指导意义。
大会上,叶小文与大家分享了四项主要内容。一是“站起来”呼唤“文化自信”;二是“富起来”更要“厚德载物”;三是“强起来”须有“战略定力”;四是“同心圆”聚合“磅礴之力”。他认为:这四点凝聚到一点,就是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强起来”的文化支撑。
强起来,是硬实力的不断超越
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论断,既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实现飞跃的历史进程,又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其背后,是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一步步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领导全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伟业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
回顾中国近30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在军事方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93年银河号事件、96年台海危机、99年使馆被炸、01年中美陵水撞机,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一次又一次的被人打上门来。今天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南海仲裁美国派来三大航母舰队,最后只能在隆隆的炮声中落荒而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日中国已经有了抵抗美国军事威压的超级硬实力。
经济方面,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2010年,我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不少高科技领域获得大面积突破,开始向科技强国冲刺,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蹄疾步稳地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
除了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在科技领域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归根到底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及匠人精神。只有加大研发力度,以硬科技赢得发展主动权,才能实现华丽转身。众多企业打好硬科技这张“王牌”,赢得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硬科技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起来,是软实力的不断渗透
一个国家的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等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成为其中的核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的国际形象空前飙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都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强起来,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有效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确保了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新动能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活动层出不穷,新动能不断增强。从行业看,工业高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在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高耗能行业产能有序缩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与互联网融合的服务业得到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带动邮政快递业高速增长,分享经济带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服务业领域新型发展,使得新动能主要来自服务业。
新动能推动需求结构升级。新动能同时在供给和使用两个方面推动消费升级换代:一方面,新动能推动创造新型消费供给;另一方面,新动能推动居民消费的品质不断改善。网上零售、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订餐洗衣等O2O服务让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满足,而网络约车、共享单车、共享住宿、移动支付等新服务模式,也让人们的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变得更加精彩便利;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类消费升温,服务型消费渐成热点。
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投资、装备制造投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特别是民生相关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有多勇毅的行动,就有多壮丽的征程;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光明的未来。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从建设经济强国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硬仗,这其中所蕴藏的时代机遇,以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的精神力量,都是今后联盟发展所要“汲取”的能量。联盟相信,越是对梦想充满渴望,就越需要振奋民族自信心,鼓起奋斗精气神,汇聚发展正能量,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争取事业新胜利。再艰难的跋涉,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终将抵达梦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