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各区县已落实中央直接资金400多亿元

重庆商报-上游记者孙琼英

据重庆市财政局介绍,到目前为止,中央政府拨给重庆的400多亿元直接资金已按规定落实到各区县,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落实保障居民就业等“六个保障”。

据悉,为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地方政府落实保障居民就业、市场主体和基本民生的“六保”任务,中央政府通过扩大赤字规模、发行抗疫专项债券等方式给予地方财政支持,资金直接下放到市、县基层用于企业和困难群众。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所谓直接资金,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直接将资金划入困难企业的账户,分配到困难群众手中。关键词是直截了当,即省级不截留,作用是“转移”,资金用于企业和群众。

据了解,我市使用直接资金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速度。从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资金到分配区县,市财政最早需要一个工作日,最晚也只有三个工作日。目前,区县分配率已达98.9%。

紧接着是严格。财务部监控从资金分配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并实施绩效管理,审计部门也开始了专项审计。

三个是准确的。为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权,只要是在“六保”和“六保”范围内,各区县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使企业受益,人民受益。

以江津区为例,该市从江津中央政府直接拨款7.39亿元,全部拨付到位,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市场主体等刚性支出。防疫专项债券主要用于购买防疫医疗设备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污水管网。

企业是中央直接资金的受益者之一。以海尔集团为例,1-7月,江北区财政税务部门通过在疫情期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向海尔返还了9000多万元;7月28日,区财政、经济、信息等部门又向集团直接拨款1257万元,用于补贴企业稳定岗位。在多项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海尔集团的生产和销售业绩有了很大提高。第二季度实现产值38.57亿元,税收1.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35%和17.67%。据估计,第三季度的生产能力将比第二季度增加20%。

市财政局表示,实施“六保”和“六保”离不开中央政府的直接资金救助,还需要地方积极行动。我市不仅要及时将直接资金直接送到区县,还要将更多的自有资金送到区县,用宝贵的财政资金保护最困难的地方和急需的地区,更好地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