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了丰富的材料,普通中国人吃得好不再困难。相反,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中国,“舌尖上的废物”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为什么“光盘”对我们来说如此困难?
“舌尖上的废物”有多神奇?
每天中午11:30,马(化名)工作的食堂会准时将午餐送到各楼层。
在疫情期间,员工们不再在食堂吃饭,而是自己吃饭。然而,在此期间,她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午餐被扔掉,有些甚至完好无损。
“公司每天根据人数发放免费午餐,但是很多人都吃腻了。他们一吃完饭就出去吃饭。一些额外的午餐将被一些同事带回家,一些将被扔掉。”
根据马的观察,该公司每天送来的午餐中,约有十分之一没有收齐。许多没人想吃的饭下班后会被扔进垃圾桶。即使盒饭被拿走了,仍然有许多食物在吃之前被扔掉了。
这种浪费并不少见。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的朱楠(化名)告诉记者,她的公司有两个食堂,每个食堂都有数百人就餐。在垃圾收集区,通常中午可以装满两桶剩菜,至少有几十公斤重。
在餐馆和自助餐厅,食物浪费更严重。
“客人通常会吃更多的饭,而且大多数都不能完全吃完。一般来说,剩下的大部分是绿色蔬菜、主食和许多小吃,其中许多只是吃。”北京西城区一家连锁餐厅的服务员告诉记者。
根据以前的数据,中国每年因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高达700亿金。餐桌的消费环节是一个大环节。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研究小组在2015年《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中写道,据估计,在消费环节,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相当于约1000亿斤粮食,每年可满足约3.5亿人的需求。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
根据该报告,根据初步估计,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品的浪费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每年3000万至5000万人的食品消费。
就场所和团体而言,大型餐厅、游客、中小学生和官方晚宴是餐饮垃圾的“重灾区”。
为什么“光盘”这么难?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全国已经推出了“光盘行动”。然而,根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年的一项调查,中国餐饮业的人均食物浪费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此外,大型集会的浪费率为38%,三分之一的学生饭盒被扔掉。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提倡的“光盘”很难完全实现?
记者发现,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如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生活习惯、餐饮企业管理等。
餐馆里的许多服务员说,他们通常会就食物的数量向顾客提供建议,但他们无权强制执行。大多数普通餐和团体餐会多点一两道菜。此外,一些私人宴请往往会为了“面子”而超额预定。
在一些企业食堂,食物浪费有时似乎是无可奈何的。
马说,由于公司员工难以调整,食堂通常会分发两种主食以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此举是一件好事,但最终,交货量太大,许多员工吃不下。
“现在公司的午餐是免费的,每个人都不把食物当回事。把它扔掉也无妨。”她说。
朱楠告诉记者,大多数时候,这是最后一招,倾倒食物。
据她介绍,近年来,公司食堂一直实行包干制,很少有人关注食品质量的监管,导致食堂的菜肴口味、质量和营养越来越差,经常被同事呕吐。
“有时候我并不想浪费它。我经常发现我叫的菜就像是从油里捞出来的,真的很难下咽,更别说了
朱楠说,她也知道食物很难找,但她希望除了用餐者之外,一些食堂经营者能做出更多努力。
“N-1订单模式”即将到来
事实上,从国家到地方都颁布了关于食物垃圾的相关文件和政策。
早在2014年,这两个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明确指出有必要杜绝在公务活动中浪费餐饮,提倡单位食堂的节俭就餐。
此外,还在地方一级发布了各种文件。
例如,早在201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就发布了《北京市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实施方案》。
2017年,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了《四川省党政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暂行办法》号文件,这是该省首次对党政机关反餐厨垃圾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最近,“N-1用餐模式”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和美团点评联合向全国餐饮业推出《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倡议书》。本《倡议书》建议餐饮企业建立惩戒机制,在订购过程中履行提醒顾客的义务,及时制止明显过度的需求。
此后,中国饭店协会出台了一项建议,鼓励自助餐企业采取奖惩措施,提醒顾客按需、少量、多次就餐,提高顾客节约消费的积极性。
此外,最近,许多省的餐饮和烹饪协会也发出倡议,呼吁整个行业采取行动。这些举措一般包括:餐饮企业不要误导消费者订购过多的食物,提供半餐,适当奖励“光盘”,并实行N-1订购模式。
也有一些城市明确提议将储蓄扩展到厨房。例如,郑州餐饮和酒店协会建议,停止食物浪费的举措应扩展到食品生产、加工和服务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许多餐饮企业也加入了反对浪费的行列。
记者从百胜集团了解到!中国认为,目前,其著名的餐饮品牌如肯德基和必胜客都响应了这一倡议,呼吁和倡导消费者进行“光盘”到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超过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显然,如何在开发市场的同时减少食品浪费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以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吗?
各大餐饮和烹饪协会提倡餐饮企业提供“半菜”和“小菜”。然而,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试水。
例如,全聚德今年推出了“一人烤鸭”和“两人烤鸭”套餐,以方便更多样化的消费群体。
记者在一个外卖平台上搜索,发现很多商家推出了重约100-250克的小盘,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店里的小碟重量大多在150克到300克之间,甚至一个人都可以吃。”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家中式快餐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注意到,由于菜品的数量和价格适中,一小部分菜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特别是学生的青睐。在这家餐馆,一些小的热销商品的月销售量接近1000件,平均每天售出几十件。
在互联网上,许多网民还呼吁一些餐馆和外卖推出小盘,并希望价格可以降低。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楠表示,对于像她这样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除了关注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餐饮成本。在她看来,如果菜肴的性价比能够得到保证,小盘和半盘将是许多消费者的好选择。
俗话说,人们以食物为重。作为世界上“最佳食客”之一,在“吃”的问题上,中国人不仅要考虑如何吃得好,还要考虑如何吃得经济。
正如业内一些专家所说,未来餐饮业不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创新的服务征服消费者的“胃”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