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将成为第14个学科类别

刚刚结束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发布了大量信息。中国将增设跨学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类别,跨学科将成为中国的第14个学科类别,距离上一次艺术学科增设的重大调整已经过去了8年。

与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科学、工程、农业、医学、军事科学、管理和艺术等13个学科相比,跨学科的范畴是不同的,就像在所有学科之间打开了一道“墙”。记者采访了江苏高校,了解到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许多学校都进行了跨学科的规划和布局。

高精度!集成电路等跨学科学科将很快推出

为什么跨学科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陆教授告诉记者,现有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南达以其基础学科而闻名。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从数学系中分离出来。在那之后,诸如电子科学和工程、材料科学和工程等学科从物理学中发展出来。南京大学曾建成50多个一级学科。学科总量居全国前列。”

近几十年来,科学突破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跨学科的学科。据学者统计,根据诺贝尔奖的结果,近25年来跨学科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接近一半(49.07%)。例如,集成电路专业涵盖了工程和科学的许多专业知识,相关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高校相关学科之间的有效合作。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泰生教授认为,跨学科门类的建立是高校知识生产模式和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导向。“过去,详细的学科分类和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过程‘一目了然’。但是,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过于细化的学科分类和单一的学科培养方式已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的需求脱节。”

曹泰生告诉记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前沿和前沿的研究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基于跨学科的思考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与过去单一学科界限分明相比,跨学科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作为一个学科范畴,它的下属学科充满了潜力和未知,因为不同学科未来的组合数量是难以穷尽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国家战略需要做出专业判断和动态调整。”

记者咨询了各大学,了解到除了国家计划在跨学科学科下设立的集成电路外,包括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被纳入了许多大学的跨学科学科设置计划,跨学科学科有望成为未来新兴技术的“集散地”。

提前布局,跨学科早成了趋势

在跨学科加入之前,“跨学科”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趋势。记者了解到,高校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南京大学从学科前沿、国家迫切需要和NTU特色三个维度进行了多学科交叉布局。“例如,面对尖端工业技术,我们建立了跨学科研究机构,如南京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和化学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面对紧急情况

许多高校根据自己的主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选择了交叉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几年前在国内高校建立了第一个作物表型交叉研究中心,整合了物理、计算机、工程、控制、植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东介绍,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备份项目。植物表型研究是最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是加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的“新武器”。“在未来,作物表型组学将通过软件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访问无人驾驶飞机和虚拟现实眼镜等人工智能产品,让他们观察作物的状况和问题。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成熟后,农民就不需要去田里了。”

在江苏大学,通过学科行动计划的“接力棒”,学校正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学科的交叉,将农业工程与农业设备、收获机械和植保机械联系起来,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联系起来.“学校正以发展高端智能农业装备为制高点,努力解决我国农业装备普遍技术供应严重不足、高端装备缺乏支撑等‘瓶颈’问题。江苏大学校长严晓红说。

打破壁垒和交叉融合并不容易

建立交叉学科是高校对交叉学科的又一次认可,但必须承认交叉学科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曹太生说,一门学科往往遵循自己的学术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学科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知识的生产过程也伴随着权力和利益的划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学科的角度看待研究结果,那么跨学科的成就就很难得到应有的认可。如何改善学校层面的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使各学科的组织单位和研究人员有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是实际促进跨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

南京科技大学智能电网与控制学科负责人孔建寿教授告诉记者,几年前,学校着眼于国家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需要,结合专业特色优势,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和工程两个学科“融合”到智能电网与控制中。“此外,我们的团队长期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自然将计算机与前两个学科融为一体。”孔建寿表示,要启动跨学科建设并不容易。一方面,它依赖于学校本身的力量。另一方面,它与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了跨学科实验室,并引进了一些跨学科教师。"目前,已经实现了从本科到硕士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孔建寿认为,在行政主导的学科专业设置体制机制下,学科专业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由于学科交叉,很难与具体的主管部委联系,也很难通过学科资源配置模式和学术评价体系有效支持学科交叉的未来发展。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一次,跨学科学科被赋予了与传统学科相同的地位。”孔建寿认为,交叉学科一直被视为“双一流”建设的新增长点,但交叉学科建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双一流”建设接轨。“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资金投入为支撑

陆说,目前,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在研究一个问题,严格地说,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然而,跨学科的设置是一个更具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如何区分跨学科和多学科?如何处理新旧学科的界限?“事实上,在我们的学科中有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但没有许多成熟的跨学科研究。目前,学校正计划建设一批成熟度较高的跨学科学科,并将把苏州校区的建设作为办学的契机和重要载体,在跨学科方面做出好的成绩。虽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但跨学科的设置无疑会使学科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科学研究更加繁荣,使学科建设更具活力,进而推动科学研究目标的路径革命。”卢对说道。

汇点记者杨品平王拓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