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实施意见》从夯实保护基础、加强保护协同、增强保护实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以进一步编织一个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点亮我省这块“商业环境的黄金名片”。
纵横联动,立体防护网首次出现
在苏州专利代理处的柜台前,陈先生正在帮助客户申请新的专利。接受、发放和支付费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以前很麻烦,不去北京也不去南京;现在在家就可以做,方便多了。”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苏州专利代理机构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专利申请从5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特殊事项当天受理并解决。
近年来,江苏不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率先推进中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截至6月底,全省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数和优势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高价值专利培育等经验在全国得到了示范和推广。
江苏已初步建立起纵横联动、多方参与的立体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平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主要围绕“共管”、“便民”、“共管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到目前为止,江苏已经建立了跨部门执法合作机制,并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和国内12个省市建立了区域调查取证和联合办案机制。在过去的三年里,该省建立了八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和70多个分支机构,通过维权援助和咨询热线为6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此外,在工业集聚区建立了一个快速维权中心。目前,南通家纺城和丹阳眼镜城两个国家级快速维护中心已经建成,大大提高了专利预审的速度。
江苏也在进行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两个维度,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全省4000多家企业、24个协会、146个街区参与实施“真品”承诺推广计划,并支持南京仲裁委员会成立知识产权仲裁庭,成立12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完善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在继续实施中,全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版权、文化旅游等部门继续开展“双拥”、“铁拳”、“护航”、“剑网”、“龙”等专项知识产权执法行动。
突出特色,编织这张“网”
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认为,江苏省发布的《实施意见》号文件突出了“严格、快速、统一”的特点。
严格保护是一个严格的要求,强调立法和法规,打击非法活动,涉及严格的制度,严格的执行和严格的惩罚。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最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念。从2018年1月1日到今年7月,江苏法院对130多起案件适用了惩罚性赔偿。“审理案件的第一个出发点是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保护创新,促进江苏乃至全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要适用惩罚性赔偿
快速保护体现在案件处理和机制创新上。在司法审判领域,《实施意见》提出要简化和分流知识产权案件,促进简单案件的快速结案和复杂案件的中间判决;在行政执法领域,运用远程审判和巡回审判机制,加快办案速度;在互联网监管领域,开展政企合作,建立执法协调调度机制,快速处理网上投诉和投诉;在维权服务领域,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维权中心建设,提供快速审核、快速维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实施意见》还强调“同等保护”,要求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确保大企业、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享有平等地位和统一标准。
构筑高地,加强保护措施的落实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到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营环境,促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说,在全省五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常州、南京、苏州的保护中心已相继投入运行,徐州、南通的保护中心将于年底前建成,并正在申请省级保护中心。
《实施意见》第11条建议在展览、进出口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打击侵权行为。对此,南京海关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建东表示,将充分依托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综合调研和判断,成立专项行动风险分析联合调研判断小组,推进执法合作,确保守法商品“快速过关”,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到位”。同时,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企业联络点制度,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和帮助企业自主创新。
省市场监督局副局长吴永才表示,他将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打击侵权假冒的力度和力度。为解决基层执法中侵权产品难以识别的问题,我局建立了“苏智宝”知识产权执法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执法部门对商标、专利等相关信息的综合查询,以及与权利人的快速对接。吴永才表示,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在省、市、县建立三级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办案技能和实战水平。
记者赵维莉叶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