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黎)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1年首次新闻发布会,披露2020年广东省金融统计数据。2020年,广东主要财务指标全国第一。1-11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8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3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本外币贷款余额19.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年初增加2.7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55亿元。其中,制造单位贷款最为突出,全年新增2957亿元,同比增长1472亿元,增幅创历史新高。而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持续下降。
还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广东省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使用LPR定价的占97.1%;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4%,较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金融反周期调整相对较强
去年上半年,我国疫情严峻,实体经济遭受较大冲击,金融反周期调整力度相对较强。广东社会融资和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10万亿元和4946亿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金融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经济复苏的必要支持得到加强。广东社会融资和贷款规模分别增加1388亿元和80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人士表示,全年信贷增长节奏合理,灵活反映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动态变化,充分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细分结构上,制造单元贷款最显眼。2020年末制造业单位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新高;比年初增加2957亿元,同比增加1472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50.4%,比年初增加2270亿元,同比增加831亿元;制造业信贷同比增长36.6%,占制造业贷款余额的29.6%,比去年底高出3.7个百分点。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基础设施行业单位贷款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高10.1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初增加7492亿元,同比增加3834亿元。
此外,绿色贷款的增长率也相当强劲。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446亿元,同比增长53.1%。
另一方面,房地产贷款的增长率和比例继续下降。去年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6.8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去年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占贷款余额的35.1%,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7309亿元,同比增加742亿元,占贷款增量的26.4%,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5842亿元,同比减少19亿元。
小额和小额信贷贷款同比翻了一番
去年年末,广东普惠小额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9.1%,占各类贷款余额的10.7%,比年末高1.7个百分点
2020年6月至12月,广东地方法人银行按照“应尽缓”的政策,实行延期还本付息,本金390亿元,受益企业4.94万家。为了巩固和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将这两项政策推迟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