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获悉,2018年至2020年,该市计划对7000多所农村危房进行翻新或修缮,已启动3700户。预计到今年年底,7000个农户的改造将基本完成。
怀柔区淮北镇登各庄村村民田德业的故乡是一座典型的砖木混合住宅。它建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缺乏正式的设计和施工监督,房屋基本上没有抗震设防措施。评级为C级,属于当地危险房屋。根据相关政策,归类为C级的房屋可以拆除重建,也可以重建。在与田天业协商后,他最终选择了加固和改造。
两个月前,田家的房子成为今年怀柔区首批修缮农村破旧房屋的试点农场之一。今年,怀柔区将完成70个农庄的翻新和改造。
“采用我们的加固方法,田家的60平方米房屋面积不会因加固而减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项目负责人刘航博士告诉记者北青日报他们开发的技术是“建筑房屋的预应力抗震加固技术”也是“北京农村危房建筑改造和加固技术方案目录”之一。在不破坏原有保温层的前提下,该技术沿着加强墙两侧以规则的间隔排列高强度钢绞线,并采用垂直预应力,就像在危险建筑物上增加一个环。 “地震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改善。”
刘航说,与传统的加固方案相比,它们的加固方法不需要增加墙体的厚度,房间的使用面积也不会减少,房屋的内部也经过全面翻新。同时,该技术可以节省加固材料,并将建筑成本降低约30%至40%。施工期仅需20天。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该市已启动“2018年至2020年三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同时,结合本市农家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例如,《北京市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开发和分配,为符合要求的城市居民提供68,000元的补贴,发放和分发《北京市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给予抗震和能源的新建设和重建 - 节约农民符合要求,全面改革抗震节能农民。奖励2万元。 (记者李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