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格陵兰控股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绿地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下降10.77%,比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分别为14.9%和3.8%。
虽然业绩指标在第二季度逐渐改善,但绿地销售复苏略显缓慢。上半年,绿地签约销售额达到1330亿元,同比下降20.69%。
然而,一整年来,格陵兰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格陵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表示,格陵兰将在下半年牢牢把握疫情、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货币环境等“四个有利”条件,对冲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并有信心保持年初目标不变、各项指标不下降,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房地产收入966亿元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仍然是绿地的性能支撑。
年中报告显示,绿地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同时,截至6月底,绿地预收款达到3933.6亿元,占2019年房地产收入的202%。但报告期内,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25.77%。
基础设施产业方面,上半年绿地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下降16%。在业务发展方面,今年上半年,格陵兰岛签署了2673亿元的新合同,同比增长49%。
在两大主业继续复苏的同时,消费和金融等综合性行业也在继续增长。
上半年,贸易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52%。据绿地介绍,目前已在天津、Xi、济南、哈尔滨等地登陆10多个贸易港口项目,并获得了“区域内整体发展进口贸易产业”的战略重大项目。
在国际贸易业务方面,绿地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在零售超市业务方面,它逆潮流而动扩大了门店,在北京、上海和郑州等6个城市新开了7家门店,签署了9个新开业项目。在金融业,绿地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26%。
在负债和现金方面,韩毅智库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绿地货币资金为872.5亿元,比2019年底减少16.5亿元,生息负债增加约365亿元,达到3298.4亿元;现金与债务比率也小幅下降了0.04至0.72倍。
但据绿地披露,截至6月底,其资产负债率为88.51%,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并呈下降趋势;同时,公司从各大贷款银行获得了4150亿元的授信额度,使用额度为1887亿元。
对于格林兰在7月下旬推出的“第二次混合改革”,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工作,包括在CICC独立财务顾问的安排下联系相关潜在投资者,“仍处于较早期阶段。”
下半年供应将会加速
虽然业绩指标依然良好,但上半年绿地的物业销售业绩并不理想。
上半年,绿地签约销售额1330亿元,签约销售面积1031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0.7%和30.7%。
格林兰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新价值的供给进度没有达到预期。“消化前一年积累的更多,在4月份全面恢复工作后,形成供应需要一个过程。”。
然而,从这个角度来看
绿地管理部门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土地收购同比下降,但基本保持了“积极谨慎”的态度,保持了现有的土壤储存规模和未来销售的覆盖率。“目前,我们上半年的土壤储备规模接近1.9亿平方米,可以满足未来3-5年的发展需要”。
据格陵兰表示,下半年市场需求相对乐观,整体环境相对稳定。“尽管监管机构最近提供了一些信息,但我们认为,基本出发点是防范风险和引导去杠杆化。因此,对于大企业来说,我们觉得下半年土地市场和销售市场仍然有很好的机会。
据绿地管理公司称,除了一些市场机会,“对我们来说,它还可能来自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形成一些重大项目获得土地的机会。”
据公开信息,绿地最近在武汉黄陂机场经济区获得7块地块,总价值约164亿元,并计划投资500亿元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综合会展中心。
"这样的项目有时不一定受市场因素的支配."根据绿地,“地方政府的土地推动和区域发展计划可能有更明显的影响,所以它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发展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