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开网站并提交基本资料后,徐芳(化名)完成了通州区北投河源的共有产权房购买,仅支付270万元购买了一套小房子。
安居乐业。住在城市里的每个人的理想就是生活,生活。“十三五”期间,北京已供应总价低的共有产权房约7.8万套,“租购并举”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10月10日,马家桥镇北投河源共有房产开始网上认购。第一天,徐芳提交了订阅信息。“这个项目位置不错,每平米25500元的单价就是我们的工资。家里负担得起。”总价低是打动他最重要的因素。
住在房子里承载着人们简单的期望和梦想。发展共有产权房是“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支持无房家庭满足住房需求的一项长期制度安排。
自2017年出台《共有产权房管理办法》以来,总价两三百万元的小户型正成为共有产权房市场的主流。根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9月30日,“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共供应(供应土地)74个住房项目,总计约7.8万套住房。其中,已开工产权房项目52个,套数56733套;共启动了52个购买共有产权住房项目,购买住房51933套;51个住房选择项目已经启动,共有50,784套住房。
“在已经开始订购的51933套房源中,有9864套是专门为非北京家庭准备的。”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北投河源共有产权房急购的同时,北票小李正在等待她的新房竣工,也是通州区的商品房,但属于限定房价、限定地价的限定竞争房。“首付130万,可以买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不用节衣缩食赚钱。”小李期待一年后交房。
也是在2017年,北京在土地供应上大规模实施了“限定房价、竞争性地价”的出让模式。据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91个有限竞争住房项目进入市场,约有8万套住房。与政策性共有产权商品房的性质不同,限制竞争房属于纯商品房,但同样的是,限制竞争房的销售价格在土地出让阶段是有限制的,通常低于同区域的市场水平。
“你不能随意提价。”困在有限竞争房开发商身上的“紧缩诅咒”给了购房者一个“定心丸”,让他们不用担心房子够不着,也不再害怕睡了以后房价贵了。
稳心是十三五期间买家逐渐获得的一种感觉。在稳定和稳定的背后,是北京不断完善“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代表着“基本保障、分级覆盖、广覆盖”的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租购并举”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