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加速扩张,政策支持不断增加,短板弱点逐渐加强。未来,5G与工业互联网将实现更广、更深、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疫情阴影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该机代替肉眼检测布料,缺陷检出率高达99%,可运行24小时;坐在远程驾驶舱,可以实时控制几千公里外的挖掘机,动作几乎没有延迟;机械臂、物流车、传送带等工厂生产单元自动配合,使取料、组装、检验全过程无人化……这些场景生动地展现了5G工业互联网的能量和魅力。
5G和工业互联网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先进技术。一方面,与3G、4G相比,5G具有高速、低延迟、连接广的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互联网对传输海量数据和快速准确控制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可以为5G创造大量的应用场景,进而推动5G技术更快的发展。
5G在中国商业化一年多以来,出现了机器视觉检测、精密遥控、现场辅助装配等一系列5G工业互联网应用,有效推动了制造更加精准、安全、智能、高效。展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加速扩展,政策支持的不断增加,短板弱点的逐步强化,5G与工业互联网将实现更广、更深、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
提升技术水平。目前国内5G工业终端、芯片、模块等关键产品水平有待提高。相关企业要加大科研和产业化力度,填补供应缺口。在技术应用方面,5G工业互联网要从视频监控、检测、安防等外围生产环节,向产品设计模拟、生产控制等关键制造环节迈进,力争达到新的水平。
加强应用推广。据统计,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比例仅为25%,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巨大。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升级改造前期投入比较大,改造需求相对分散和多样化。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一方面,探索应用场景,开展咨询服务,让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另一方面,建立通用技术平台,创建技术改造模板,以降低中小企业的R&D投入成本。
也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5G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跨学科、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现实中,通信领域的一些人才对制造业不熟悉,工业领域的一些人才对通信技术不熟悉。为此,需要支持企业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相关院校开展专业课程培训,加强产教结合,为5G产业互联网的长远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可喜的是,为了推动5G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明确,到2022年将建成5个工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个典型工业应用场景。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