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我国5G发展已进入整合创新的关键阶段,基础电信、设备制造、垂直行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态势正在加速。在新的一年里,随着新基础设施的不断升温、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和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将有序推进,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优质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5G发展已经进入集成创新的关键阶段
近日,工信部组织召开全国5G业务工作视频会议,总结近期5G业务工作,安排下一阶段部署。“加快推进5G优质发展,是信息通信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MIIT副部长刘烈宏说。
刘烈宏表示,5G商业化18个月以来,基础电信企业坚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发展模式,加快5G网络建设,改善产业生态,推进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共71.8万个5G基站,推动33万个5G基站的共建共享,实现重点区域持续覆盖。目前,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都实现了5G网络覆盖,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推出了5G快递业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近日表示,2020年5G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新基础设施战略加快5G建设,肺炎疫情刺激了5G需求。5G的商业化展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黄金时代。
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青在2020年底表示,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加快5G在各大城市的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多万个。需要在5G建设的指导下,统筹安排数据中心和计算动力设施。同时,聚焦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适时发布部分频段5G毫米波频率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2021-2023年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增长期。未来三年,新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10个重点行业建成30个5G全互联工厂;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互联工厂,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典型场景推广;探索5G专网建设和运营模式,规划5G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5G网络改造、应用孵化、测试验证等服务。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2020)》,5G在中国的应用路径逐渐清晰,将分三批商业化。
第一批是直播监控、智能识别等应用。如5G高清视频监控、VR直播、医疗领域5G远程实时会诊等。将在未来1到2年内成为成熟且快速复制的应用程序。
第二批是基于云协作的沉浸式体验等应用。随着5G SA网络的逐渐成熟,云管理边缘端的协作能力将进一步哈恩化
第一,提高政治地位。要充分认识5G服务工作的意义,深化企业内部横向联动、纵向渗透的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5G服务质量。
二是提升服务能力。要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加强5G网络覆盖,增强网络供给能力;要积极采取措施,为用户更换终端提供便利;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完善5G资费套餐,设定合理的在线合同期限、终止支付标准等。
三是解决热点问题。要严格执行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任务分工和目标分解,完善提醒机制,合理引导用户预期;严格遵守营销红线,切实维护用户权益;建立监控系统,准确掌握服务情况。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内部自查自纠,完善服务违规处理机制,对相关主管部门通报的5G服务违规行为进行问责。
第五,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和新技术,做好5G服务和业务的宣传,合理引导用户预期,增强用户意识。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文案,对用户关心但有疑问的关键问题给予清晰准确的解释,消除用户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