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作为高端产业的核心产品,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从近日各地公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很多地方都把芯片产业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
上海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全力强化“四大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能源水平。强化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按照“高端、数字化、集成化、集群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政策,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翻番。
重庆提出,2021年,在电子行业,坚持R&D与制造业同步发展,拓展功率半导体、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行业发展空间,支持联合微电子中心硅基光电项目发展,加快华润微电子12寸功率半导体、BOE第六代柔性显示面板、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广东省已提出2021年深入实施“广东强核”行动,加快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设备领域短板填充。准确实施重点领域省级R&D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粤港澳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生命健康、种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高丽研究所宏观经济学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芯片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优势因地而异。比如上海的主要优势是大学科研院所多,创新企业多,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芯片研发多;广东、浙江等地更倾向于芯片应用和组装,基于现有研发或基于相关订单发挥优势,如集成电路组装和元器件生产;重庆、山西、湖南等地的优势在于产业布局。这些地区可以对相关产业和重点企业给予更好的优惠政策,通过土地优惠和税收优惠引导投资。
《证券日报》在查阅2021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时,记者注意到,虽然很多地方在报告中提到了电子芯片行业的发展,但发展重点不同。比如重庆、山西更注重芯片产业本身,河南、广东更注重集成电路或终端产品的组装。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械所创新中心主任宋佳在接受记者《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半导体产业链比较长,分为设计、制造、包装检测三大环节,整个产业链所需的配套资源更为广泛。以上海为例,具有产业链完整、龙头企业布局、人力资源齐全等优势。由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需求方驱动。
宋佳表示,重庆和湖南更注重芯片生产,走差异化路线,也是很好的选择。结合当地产业链的支撑条件和基础条件,挖掘比较优势,先在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寻求产业集聚和突破,再横向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进一步集聚相关企业或人才。
此外,对于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芯片产业发展,王鹏认为,即使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也要找出自己的特点。
“例如,在上海,研究推动工业发展,征服基础研究和开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