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力文投资2021年新基建项目热启动

2021年初,一批重大新基础设施项目密集开工。从最近几个部委和地方会议的部署来看,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一个关键选择。湖北、广东等地正在加紧规划一批规模1000亿元的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为部署重点。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正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有利环境,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市场主体增加项目融资,鼓励和推动市场化投资成为主力军。

1月27日,洛阳举行2021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包括硅基半导体材料产业互联网平台、5G基站建设等18个新的基础设施项目。1月5日,上海虹桥商务区举行2021年部分新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仪式,包括互联网专用通道机房适应性改造、北斗公园智能平台功能升级等一批新基础设施项目。

微缩图反映了2021年新基础设施项目的热启动。同时,很多地方都在规划和引进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计划,围绕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梳理投资项目。比如湖北表示,2021年将实施总投资1300亿元的40个省级新基础设施项目;广东计划今年投资8000亿元建设省级重点项目,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新的基础设施领域。

随着项目的密集启动,中央政府正在向地方政府制定支持政策,新的基础设施被视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其中“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对新基础设施的投入”。国家发改委(NDRC)近日表示,将重点解决“两新一重要”和短板弱点,扩大有效投资。其中,在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系统布局,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的年度建设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深化5G网络的建设和部署。2021年,计划建设60万个新的5G基站,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向符合条件的县镇延伸。

各地也顺势而为。最近几天召开的地方两次会议也把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2021年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的出发点,许多地方已经明确量化了发展目标。比如山西提出新建1.5万个5G基站,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河南将新建5万个5G基站,加快实施省级大数据中心等项目。

事实上,面对COVID-19肺炎的重大考验,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并没有减少。党组成员、工信部总工程师、发言人田玉龙1月26日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随着制造业投资整体下滑,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11.5%,尤其是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传统产业转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的基础设施也将促进对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汕头华科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投资副总裁于泽告诉记者,新的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将进一步调动市场导向的投资。山西提出坚持以项目为王,科学安排政府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围绕“六新”突破、“两新一重要”等领域,进一步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广州表示,将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互动沟通平台,组织推进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支持市场主体增加项目融资。企业的资本投资也有望进一步增加。以5G为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经济参考报》显示,2021年电信运营商将继续加大对5G网络的投入,预计是2020年的1.5到2倍。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英表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一直是制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重要环节。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基础设施具有更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范若瑄建议,下一步是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对新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政策金融作用,通过专项建设资金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支持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重大新基础设施项目;三是灵活安排融资模式,增加民间资本和国外长期资本参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的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逐步将资本比例决策权交给市场;第四,鼓励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解决投资项目资金压力较大的问题。

余泽还表示,下一步,国有资本可以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合作,同时调动银行、保险、信托等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为优质企业和项目提供全周期、一体化的融资服务。此外,2020年开业的科技创新板为5G、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创造了吸纳社会资本的新渠道。下一步是以科技创新委员会改革为契机。通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多中长期资金将支持和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