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行业加速洗牌 学霸军覆灭后 其优秀小班被接管

1月26日,学霸君优秀校班官方微信号转移,账户主体由苏州千文万达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平行线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平行线”)。这意味着深圳平行线将在学霸军的旗帜下接手优秀小班。

自去年底学霸君倒闭以来,最近几个月,家长和老师一直在维权。1月2日,学霸君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在其朋友圈发了一封长信,承认公司已陷入困境,并将逐步解决善后事宜。

《证券日报》记者联系的学霸君前工作人员表示:“事件突然发生,我们很震惊。”

事实上,自爆发以来,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在资本的热情下,涌现了许多新企业。但经过一年的营销大战,网络教育行业开始逐渐分化,龙头企业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小机构在同质化竞争下越来越艰难。

“在疫情的催化下,之前在线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泡沫,估计未来会有企业倒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激烈的竞争下,龙头企业可以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资本和流量。

鱼伴营销部门的负责人翟磊也告诉《证券日报》的记者,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足够健康。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健康大规模的发展。企业既要有基于学习效应的低成本客户获取能力和高留存转化能力,又要兼顾发展的健康性和规模性,规模不可停,健康不可失。

学霸君倒闭了,留下一根鸡毛

张发文称,经营了8年的学霸君,到2020年冬天依然崩溃,学霸君一对一和游学小班都要倒闭。

公开信称,此事涉及3000名员工、1万多名教师、5万多名学员和100多名线下代理。在信中,张否认转让资产,并承诺“绝不逃跑,绝不推卸责任,如有问题绝不宣布破产”。

但从2020年12月26日起,学霸君所有机构停课。近日,Xi安等地的家长发现,无法联系到所有相应的业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另外,学霸君还欠了很多老师的工资,导致很多老师加入维权阵营。

虽然网络教育企业自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融资热,但仍有许多企业因财务困难而死亡。

天空调查显示,学霸君从2013年8月到2017年1月经历了6轮融资。最后一轮是2017年1月20日获得的1亿美元C系列融资,此后再无融资。

张把学霸君的失败归结于融资的失败。“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没有赚到很多钱。至少有五次,我们都徘徊在资金链崩溃的边缘。最危险的一次,我们甚至在四天后付给了老师……”

问题不断积累,总有一天会爆发。其实《证券日报》之前也有报道过学习称霸王者的问题。如前一篇文章所述,截至去年7月17日,仅黑猫投诉平台就有多达1471起涉及学霸君App的投诉,其中去年7月几乎每天都有三四起以上的投诉,主要投诉内容为“退费困难”。现在学霸君倒闭一个多月了,教职员工和学生还在维权。

深圳平行线,“接手人”,在业内并不知名。据了解,深圳平行线成立于2009年,以K12教育为主。是一个传统线下校外培训机构的平行线教育的线上学校品牌。它最早始于郑州

有企业接手是好事,但能不能处理好之前遗留的问题还是未知数。对此,潘鹤林认为,网络教育不是简单的视频冲浪,课程质量等核心竞争力更重要。企业在泡沫过程中很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但泡沫过后还是要回归在线教育。

泡沫破裂加速行业洗牌

疫情爆发以来,网络教育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天眼查App显示,截至2021年1月20日,中国教育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300万,其中在线教育相关企业超过52万家。

疫情期间,教育获得的融资较多,其中网络教育最受资本青睐。据iResearch统计,2020年教育行业累计融资1164亿元,其中网络教育融资金额1034亿元,占比89%。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教育企业同质化严重,在疫情的催化下产生了很多需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最近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个校外培训平台“柚子练琴”跑路的消息。

据官网介绍,柚子钢琴练习是真人在线视频一对一乐器对练平台。专业老师通过在线视频陪练帮助钢琴演奏者解决一系列钢琴练习问题。

报名参加网上陪练的杜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孩子们正处于学习钢琴的关键时期。疫情过后,线下机构倒闭,不得不选择线上。但是,网上学乐器真的很有效。

去年11月,友盛教育宣布破产后,其创始人陈豪在一封公开道歉信中表示,“由于资金链断裂,中标情况非常糟糕。八个月疫情期间,我们的收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最糟糕的时候还不到前一个月的五分之一。”

曾经被资本青睐的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对此,iResearch表示,风口上的在线教育因其“半海水半火焰”的现状,既受追捧,又有争议。一方面是融资高,估值高,收益高,另一方面是交货高,客户成本高,损失高;一方面,商业模式似乎贯穿始终,一

面是行业普遍亏损,主要依靠资本输血,距规模化盈利尚有一段距离;一面是行业热火朝天,一面是资源向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中小型机构生存更加困难。困境会加速行业洗牌,资源会向好的企业集中。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分析师陈礼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线教育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内功扎实的平台会是最终玩家,包括师资、教研体系、业务形态、管理模式等。

“疫情带来的流量红利加速在线教育企业的两极分化程度,资本在关注企业的营收、增速等指标时,更关注企业发展的健康化和规模化潜力。”伴鱼市场部负责人翟磊总结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