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限可能。AI、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其中AR实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无缝补充,因为可能触及教育、游戏等更多市场,所以受到人们的期待。
企业搜索App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获得“全息裸眼3D设备”外观专利,公布号为CN306292941S。产品设计是采用全息投影和3D技术的交互式显示设备。
从专利图纸可以看出,这款裸眼3D设备采用立方体形状,外观并不惊艳。前面部分好像是可以翻出的投影仪,方便全息3D投影。因为专利说支持交互显示,所以产品也要集成摄像头。
目前还不清楚腾讯会在哪里使用这款裸眼3D设备,相信一旦问世,会给用户带来新的互动体验。
AR市场火爆,技术巨头在全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领先,指出:要加强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未来,打造新球场的先发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AR技术的快速进步下,AR迅速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AR产品在生活中的便捷功能,如AR购物、AR直播、AR游戏、AR导航等,使得移动AR应用成为人们追求的全新生活方式。在AR逐渐成为行业热点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厂商开始在移动AR领域积极部署。
在中国,腾讯等纷纷布局AR。腾讯最初是一家社交公司,面对AR这个新领域,选择从社交切入。业内普遍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里,腾讯的业务通过开放平台战略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的互联网能力渗透到了其他行业。未来腾讯会继续这个思路,继续升级开放系统,在各种新业务中做布局。通过新一轮的开放战略,微信、VR、AR、AI等新业务有望成为腾讯未来业务增长的爆发点,这将继续推动腾讯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从各大科技巨头的布局可以看出,AR已经成为各大科技企业眼中的“唐僧肉”。在不成熟的AR市场,要加强AR领域的应用,尽快实现AR产品落地,让AR产品真正造福大众。
近两年来,裸眼3D显示屏频频出现在大城市的街头,以震撼、生动的画面效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其实裸眼3D显示技术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但实际应用案例并不多,主要是相关硬件和技术还不够成熟,资源匮乏。随着未来的发展,相信会逐渐普及。
全息术依靠全息幻影实像技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在空间呈现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图像,使观看者具有强烈的3D立体感知。
当3D全息技术融入传统舞台剧时,科技无限拓展导演的想象力,给舞台艺术一个完全释放的空间,输出空间成像的概念,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充满科幻元素的全息舞台。
全息成像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虚拟交互、增强现实等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达到科幻小说最逼真的全息效果,实现人文、科技、旅游等行业的突破。
作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全息AR公司,梅玮全息成立于2015年,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WIMI。梅玮全息聚焦全息云服务,主要集中在汽车ar全息平视显示器、全息脉冲等专业领域
微美全息术使全息影院和剧场的场景多样化,适用于全息影院、全息剧场、影院/剧场全息改造、全息电影制作发行、明星全息演艺、全息虚拟明星IP运营、全息剧场舞美等。
梅玮全息与各种内容所有者合作,包括品牌所有者、电影制作人和人才代理,将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转化为增强现实形式。
梅玮全息建立了全面的全息AR内容库,全息AR内容的格式涵盖从3D模型到全息短视频。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4654个现成的增强现实全息内容,可用于梅玮全息增强现实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广泛的类别,包括动物、卡通人物、车辆和食品。其中2961个用于教育场景,851个用于旅游,739个用于艺术娱乐,103个用于科普。此外,梅玮全息术的内容库由第三方许可的版权内容丰富。
全息人脸修改技术是基于微美全息术的全息三维层替换技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和动态融合处理技术,实时跟踪图像,用其他人脸替换人脸。这种技术取代了视频帧中的人脸,合成了视频并添加了原始音频。在全息AR插件广告的应用中,梅玮云西对这些技术模块进行了验证,并继续对这些技术模块进行开发和升级。梅玮全息坚信,这项技术将为名人广告、电影发行和视频直播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配备先进的AR3D扫描应用和模拟解决方案,Micro-Beauty全息术可以从各个角度扫描物体,比大多数同行公司捕捉到更多的图像细节。因此,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微美全息术每单位最多可以识别和捕获550个图像数据块,大大超过了40到50个图像数据块的平均市场水平。同时,凭借先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优秀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发算法,梅玮能够高效、智能地基于捕获的原始图像合成最佳3D模型,并对其进行校准和优化。
一方面,eMBB在5G的定义下(增强移动宽度,
带)、mMTC(大连接物联网)以及URLLC(高可靠低延时通信)性能突破VR/AR发展瓶颈,VR/AR有望成为5G首批落地场景之一。另一方面,产业链公司中的AR微显示、光学、感知交互板块技术更新突破,厂商开始布局AR量产产能。分析预计5G+云将打开VR/AR场景,持续释放行业活力。而大厂发力下有望打造爆款,加速硬件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