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础设施催生了芯片制造的新出路

新的基础设施催生了芯片制造的新出路

(记者杜新)“新的基础设施为推动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周济日前在“新基础设施——芯片制造的新窗口”交流会上说。

微电子产品总监杨守国表示,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功率转换的核心,是新基础设施的“心脏”。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大的芯片市场需求。同时,加上目前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机遇,对本地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需求将趋于强劲。这将促进芯片的本地化。在功率器件领域,它不依赖于具有较小线宽的半导体设备,而是依赖于特征工艺技术。因此,功率器件是半导体行业有望率先打破外国垄断的领域。

一些机构预测,到2022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将达到1960亿元,2019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

“新的应用场景对芯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国内芯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功率器件领域。”以杨守国为例,该公司正在开发DSC双面散热模块,该模块集温度和电流传感于一体,可以进一步缩小新能源汽车的控制器尺寸,减少整车损耗,提高整机效率,增加续航里程。

谈到加快芯片国产化进程,许多专家表示,有必要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陈玉涛表示,要以下游用户应用为牵引,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建立整合共生、分工合作、上中下游利益共享的新型一体化组织模式,推进产业链合作。

杜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