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交付的后半部分”:什么是“王道”?

据新华社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直播超过1000万次,活跃主播超过40万个,上架产品超过2000万种。直播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引擎。

打开手机,“全网最低价格”、“明星帮帮忙”和“一亿”,现场直播的房间是热的;在直播室外,许多消费者、商人和主持人陷入了维权的两难境地。随着现场直播将商品带入所谓的“下半年”,良性发展的“王道”是什么?

买下它!消费者是“薅羊毛”

“当你下订单时,你是多么高兴;当你收到货物时,你是多么失望。”住在北京的陈雪(化名)这样描述他的现场购物经历。今年4月,她在一个现场购物平台上看到一双运动鞋,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时高喊“正品”,鞋子的价格只有官方网站价格的三分之二。在低价的诱惑下,陈雪下了订单。

“我试穿了这双鞋,并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的真实信息。我发现这双鞋的外观与真鞋不同。”陈雪将真品照片发给客服要求退款,但客服拒绝,理由是“鞋子已经穿破,影响二次销售”,只退给陈雪50元作为赔偿。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618”期间,消费者呕吐了超过11万条关于活产的信息。其中,消费者对一些主持人涉嫌过度宣传产品功效、通过直播兜售“三不”产品和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反应最强烈。

翻滚!谁是商人和锚之间的“韭菜”

不断刷新的销售记录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主播“跑进市场”。然而,在直播盛宴的背后,是不是只有消费者为糟糕的市场行为和产品质量问题买单?事实上,锚和商人经常成为“韭菜”。

“在网上建立信任比在网下更难。我们不是对消费者的“锤子买卖”,而是一种长期的双赢局面。”江西一家专门从事直播的媒体公司的负责人罗涛说。

今年7月,罗涛公司收到一份菊花茶现货订单,商家承诺产品在同一个月生产,公司收到的样品也是同一个月的生产日期。然而,商家从来没有想到要向顾客交付大量积压已久的产品来清理库存,许多消费者要求退货。

罗涛表示,由于主播直接与消费者联系,一旦商品出现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主播或MCN(多渠道网络服务)机构会先向消费者支付费用,然后再去找商家追究责任。

然而,并不是所有看似稳定盈利的企业都赚了很多钱。记者了解到,为了在直播室展示商品,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向主播支付“坑费”,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取决于主播的访问量。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当“大V”和明星带货时,“坑费”很高,但销量并不理想。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十多万元的“坑费”只换来几千元的销售额。低价和让步压低了商品的利润。再加上“坑费”、服务费、物流费等费用,商家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提高产品质量是“王”

商品直播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今年7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在直播中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在业务资格、交易秩序和隐私信息保护等方面,对营销平台、商户、主播以及MCN等其他参与者也有相应的要求。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一些新的职业,其中“现场推销员”是专门增加的职业

除了相关规范的出台,很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商品直播进入“下半年”,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现场交付只是一种营销工具,因此销售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旦渠道开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直播时代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你想长期生存,提高产品质量是王道。”京东智连云天津基地负责人王婷婷说。

罗涛表示,大量直播机构纷纷涌入并纷纷倒下,但这也表明市场自身的筛选机制正在发挥作用,只有拥有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企业和机构才能真正留下来。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