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华:重视视觉健康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8月29日,由《人民日报》主办、人民网主办、爱尔眼科支持的“第二届全国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举行。本次论坛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版两周年之际举办,旨在凝聚全社会关注儿童眼部健康的共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分享和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前沿成果和创新经验。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瑞华在会上说,我国视光师的培养和发展已有3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视觉质量和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扩大,教育单位越来越重视视觉健康人才的培养。视力保健专业人员包括眼科医生和验光师,而验光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关注包括预防、视力矫正和康复在内的整个视力保健过程,这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瑞华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各级视光师的培训力度,包括三年、四年和五年。例如,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在预防与控制、矫正和视觉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近视预防与控制的教学计划也发生了变化:一是加强了对近视发病机理的研究。研究,包括视觉监控、视觉预防和控制等细节。其次,针对医学防治近视计划,将光学矫正和眼睛健康的内容融入教学活动和人员培训中,并专门成立了光学散焦和屈光矫正的相对优缺点等光学研究,成立了大学生“近视防治志愿者”团队,参与眼睛健康筛查和科普工作。

在谈到家长对青少年近视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时,魏瑞华提到,视力不佳的儿童在使用眼睛时经常会出现“斜视”、眼睛干涩和疲劳。当这些问题出现时,他们可能已经近视了。她建议通过定期验光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当有疑似近视或“假性近视”时,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的验光科或眼科进行医学验光,确认是否有近视。如果确诊,应科学判断近视可能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每个儿童的年龄、屈光度、眼睛习惯等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儿童的视力并单独控制他们的近视。

魏瑞华提醒,在看待孩子的近视时,父母和朋友不应该过分焦虑,也不应该忽视近视。一些家长有一种错觉,认为戴眼镜会加速近视的发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18岁以后的近视激光手术上。魏瑞华强调,近视屈光手术只改变眼睛的屈光度,而不能改变细长眼睛的长度。即使在手术后,高度近视的眼睛也应该定期检查。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准确矫正和科学防治有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防止眼睛“变形”!

此外,魏瑞华认为,近视防治的普及应在校园教室、医院和诊所、网络空间等进行。以及近视病因、近视防治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应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进行,以有效纠正儿童不良的用眼行为和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并控制生长速度,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近视的目的。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