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8月29日至31日,备受关注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云中举行。在此期间,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和新格式已经在政府、工业、大学和研究的所有相关方之间引发。与会者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在支持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加快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务实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在新的变革中打造新的优势。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承办。会议旨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强产业推广和生态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影响力。

加速工业互联网

融入实体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青指出,当前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新技术的不断突破、集成和创新为新旧动能转换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大动力。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在支持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及培育和拓展新的动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是非常重要的。

肖亚青表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在过去三年中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力地支持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优质外网建设和企业内网建设加快推进。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到2.1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标志注册总数已超过55亿,超过4000万个工业设施已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应用创新生态不断改善。从行业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已经覆盖了制造业的主要行业类别,并扩展到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应用企业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区域来看,中国已形成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等产业集群。第三,经济和社会贡献不断增强。在今年的新冠肺炎战役中,工业互联网为物资保障、供需对接、复工生产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肖亚青说,今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期间开启新发展征程的关键一年。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层次上加快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提高数字智能水平。坚持牵引应用,将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要继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网络基础,完善身份识别分析系统,增强平台开发的硬实力,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应用为重点,培育一批sy

第四,提高开放发展水平。要充分释放工业互联网的国内需求潜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开放体系,加快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深化标准制定、技术验证和应用探索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

和工业化的公共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自2017年底国务院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取得了积极进展。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建设迅速推进,集成、创新和应用不断涌现,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刘烈洪表示,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加快技术创新。抓好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第二,深化整合和应用。深入实施“512 5G工业互联网工程”,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三是改善政策环境。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融结合。第四,提高保护水平。完善安全政策体系,强化企业责任,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第五,加强开放合作。支持企业善用市场资源,加强协调,实现互利共赢。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

提高实体经济能源水平的重要支撑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介绍工业互联网时表示,目前北京有24000个5G基站,超过300万5G用户。

殷勇说,北京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能源水平的重要支撑。以增强国家数字化转型能力为目标,着力提升高端供给能力,与各方携手共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创新发展新格局,为中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殷勇指出,北京发展工业互联网应围绕四大任务。一是改善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加强资金、土地和人才的政策保障,吸引重大项目,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二是巩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新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顶级节点。三是构建产业互联网授权体系,充分发挥北京中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培育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第四,深化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工厂,鼓励中小企业走向云和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

在新变化中构筑新优势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多表示,经过三年的初步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集成应用深入现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了战略引擎、规划导向、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促进的良性互动。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网络建设和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痛点和困难。一是应用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第二,集成应用的基础需要巩固,存在你不想用、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第三,各地区、各行业、各规模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普遍存在;第四,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不强,资金、人员和数据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刘多表示,下一步,行业应携手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在新的变化中打造新的优势。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深入规划,完善新的基础设施;二是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增强产业供给能力;三是加强引导,释放需求,帮助扩大行业规模;四是完善制度,优化环境,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第五,深化开放,扩大合作,构建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