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首个采用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政府服务终端出现在海淀区政府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自助政府服务。9月1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海淀政务服务中心,体验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自助和便民服务。记者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存在,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区块链的价值。在政府服务领域,区块链不仅可以简化纸质材料,避免重复提交造成的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键式“拉”链上的数据
记者发现,蓝白配色的政府服务终端外观简单美观,有“热服务,我想做,我想查,我想拿”四个功能模块,集查询、事件申报、个人身份验证、打印、访问等功能于一体。在“我想做”模块中,有一个“区块链区”,包括四个方面:个人服务、法人服务、部门服务和街道服务。可以处理的业务有很多种,而且“做事指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此,政府服务终端的技术维护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终端还处于测试阶段,可以办理的业务包括农药营业执照、护照更换、护士执业注册第一注、变更注册等。今后,“区块链区”的业务将逐步开放,使服务企业和群众真正享受到便捷服务。”
上述维修人员以农药营业执照为例,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了完整的业务流程。用户可以用身份证登录后操作。处理界面分为三个阶段:“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和“提交处理”。“材料信息”包括需要上传进行业务处理的材料,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此环节。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它就能把数据放到链条上,从而减少所需的纸张材料。“在首次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时,区块链可以拉企业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等四项材料资料。这四个项目不需要提供纸质版本。”维修人员说。
由于技术优势,区块链获取材料数据的时间相当快。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查看到网上的数据。不在链上的纸质材料可以被扫描和上传。确认所有材料都上传后,可以提交处理,整个业务流程结束。
海淀区的应用无处不在
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服务终端只是海淀区政府区块链应用成果的一个缩影。
海淀区是北京第一个在政府服务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试点地区。海淀区区块链平台由五个子链组成,包括许可链、认证链、授权链、目录链和事件链。
目前,技术已在海淀政务服务网上大厅、海淀通应用、微信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和大厅综合窗口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创新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截至5月底,区块链市海淀区政府服务中心已申请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婚姻信息、残疾人信息、营业执照和专利证书信息等31种证照的近300条数据链。据海淀政务公开账户统计,截至8月中旬,海淀区已经实施了233个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其中108个网上登陆事件平均减少了41%以上的文员提交的材料,62个实现了网上操作的全过程,45个实现了“只运行一次”。
对于北京来说,政务区块链是最大的落地场景之一,也是一直被推动的方向。
从地方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北京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以区块链科技为支撑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开展“二次审批”、“无意识审批”等智能场景应用;创建“区块链目录”系统,实现政府部门数据的云收集,促进政府服务和公共服务信息的安全共享。《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7月发布,提出推进政府服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以区块链为依托,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地区的可信共享,提高业务协作效率。
“对北京而言,区块链技术不仅意味着无纸化办公、效率和成本的优化,还意味着从数据管理流程优化到治理思维的一系列转变。”欧科云链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连轩告诉记者,区块链科技可以携带政府法律文件,方便注册和跟踪;简化政府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多部门协调,推动更多事务由一个网络处理;公开数据,提高政府透明度,增加公共信息。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形成一个更有效的行政系统,并促进政府治理系统的现代化。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事实上,不仅在北京,“向区块链寻求解决方案”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推进电子政务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迫切需要。
区块链不仅可以解决“互联网政务”的诸多痛点,还可以将数字政府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加速“程序化政务”的到来。“可编程政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申请表,在基于区块链3.0的“可编程社会”阶段,综合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政务数据共享为出发点,以政务服务事项和应用为牵引。
《证券日报》认为,“程序化政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真正打破“数据孤岛”和“价值孤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政务数据的联合维护和利用,支持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服务协同应用。数字政府和“互联网政务”是基于“可编程社会”的主要应用场景,将呈现“可编程政务”的应用形式,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进入新阶段。
也有人认为,区块链政府除了突破数据壁垒,在政府机构间共享数据外,还有利于区块链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共识数码信董事长王茂禄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在享受区块链政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落地场景的应用,实践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发现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而带动技术迭代和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区块链领先的企业和专业人才。
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电子研究所创新团队负责人向对《蓝皮书》记者表示,“目前政府应用的安全性、自主性、可控性、稳定性、性能和兼容性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必须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避免出现新的政府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