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丢失后如何防止个人金钱损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受到重视。最近一篇名为《一部手机失窃而揭露的窃取个人信息实现资金盗取的黑色产业链》的文章成了全网的热门文章。笔者记录了丢失手机后与犯罪嫌疑人的竞争过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引爆整个网络。

丢了手机被别人断线?

手机丢失后,上述网文作者曾致电电信客服报失SIM卡,但很快涉嫌盗窃手机的嫌疑人致电电信客服脱钩SIM卡。

这种情况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关于此事,四川电信向当事人道歉,称被“男女朋友闹矛盾”欺骗,导致多次挂失和注销。

很多网友质疑挂失后要凭身份证去营业厅注销挂失,运营商的挂失注销服务存在漏洞。

对此,南方日报记者从电信客服了解到,如果需要取消挂失,可以联系客服提供登录电信在线营业厅的密码或者上个月业主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拨打的三个电话号码。目前办理挂失业务后,对于网上渠道,24小时内只能办理一次挂失业务的注销。特殊情况需要持有效证件到营业厅注销挂失。

北京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奕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信运营商在防范和监管非法使用码号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当他们发现电信服务可能被他人使用并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应采取更高的门槛识别和验证程序,以防止损害。此次事件中,电信业务员按照固定业务流程取消客户挂失的行为遵循了行业标准,但该标准是否存在缺陷值得探讨。

手机被盗后索赔困难

文章作者《一部手机失窃而揭露的窃取个人信息实现资金盗取的黑色产业链》说:“事件涉及的几家支付公司主动联系我,美团的贷款记录被清除,苏宁金融还了我们几千的损失。由于美团贷款的记录被抹去,实际上导致苏宁金融比他付出了更多的损失,他还联系苏宁金融要求退款。银联中国银联快通的支付也被叫取消。”

这篇文章的作者还说,自从他的文章发表以来,有几个网友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留言,说自己经历过同样的场景,但是伤害的金额比较大。最严重的有网贷68万,还在索赔。

手机盗窃导致盗窃。用户可以向相关移动支付公司索赔吗?

广东麻生律师事务所律师舒红玲分析,由于我的过错(未及时挂失)和技术漏洞,手机用户没有索赔空间,事实上无法核实是我解除了损失还是他人解除了损失;如果密码被破解,不能要求按照密码行事的相关单位承担相关责任。

舒红玲认为,类似银行卡盗窃案件,当此类案件被诉至银行时,原告一般会败诉。

旧手机号也可能是隐患

如果保护手机,不让手机被偷,是不是很安全?

答案不是这样。先说个案例。

最近,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国庆期间登录他们的JD.COM账户时,发现有几笔订单他们没有购买,收件人和地址都不知道。“有4个订单是药品。我从来没有买过。送货地址是我没去过的省外城市。”徐先生很担心。

对此,徐先生向JD.COM客服投诉。JD.COM客服了解到登录情况后表示,该账号是在其他地方被人为登录的,对方怀疑使用了“撞库”的方法,并借助徐先生使用了五年的手机号登录该账号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很多网站都有一种辅助登录方式,即手机号码验证码,这恰恰成为了“黑产品”窃取个人信息的工具。“一些政府机构的应用、连锁酒店和商务预订应用往往是信息泄露的盲点。使用手机号码验证码可以登录查看相关个人信息,尤其是一些不常用的号码。"

信息泄露造成的财产损失问题严重

其实手机相关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360移动卫士、360政企安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2020年上半年,360起手机理赔收到手机诈骗举报1561起,其中提交诈骗举报776起,涉案总金额778.9万元,人均损失10037元。

报告显示,在所有提交的欺诈索赔报告中,财务管理占比例最高,为26.7%;其次,虚假兼职和赌博分别为18.2%和12.0%。从涉案总金额来看,财务造假总金额也是最高的,达到272.4万元,占35.0%;其次,身份冒名顶替诈骗,涉案金额合计193.4万元,占24.8%;博彩业排名第三,涉及总金额135.1万元,占17.3%。

从被举报用户的性别差异来看,男性受害者占58.8%,女性受害者占41.2%,男性受害者比例高于女性;从人均损失来看,男性8929元,女性11616元。

从受骗网民年龄来看,90后手机诈骗受害者占受害者总数的38.1%;其次,00后占比28.9%,80后占比22.3%。但从损失额来看,80后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均损失相对较高。

不能少于挂失、注销或保密

那么,如何防止手机黑制作团队入侵,造成金钱损失呢?

事实上,上述网文的作者,在丢失手机后,粗心大意,没有在第一时间报告手机号码的丢失,给了犯罪分子一个机会。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每当发现手机被盗时,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报告手机号码的丢失,不要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挂失手机卡,然后冻结所有银行卡,不要手气,疏忽大意懈怠,钱会被转走,一般转了也不会追回来。”

此外,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手机必须设置锁屏。手机上的锁屏大多没那么容易破解。如果不能强行破解,黑制作团队只能使用新设备插卡,很多操作都会受到限制。其次,很多人忽略了手机需要设置SIM卡锁,使用手机卡需要进行密码验证,这样即使拔下手机卡插入其他手机,也无法使用正常收到的验证码。

如何设置SIM卡,以苹果手机为例,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蜂窝网络-SIM卡PIN码-更改PIN码”进行设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还没有设置SIM卡密码的话,它的初始密码可能是1234或者0000,但是一定要慎重尝试。只有三次尝试的机会,一旦三次输入错误,就会被锁定。

“对于那些以前用过,现在不用的手机号码,一定要及时注销,以免后患无穷。”该人士还提醒道,“为了清理和取消未使用的软件帐户信息,涉及地址和文档的应用程序应特别注意!”

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自己的财产。南方日报记者魏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