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店再现世博 成为90后、00后的主要消费群体

我们的记者焦月

在第三届世博会上,曾经美丽但“短暂”的无人商店再次闯入人们的视线。"我们展出的无人商店与以前关闭的不同。"云娜无人便利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证券日报》:“我们的AI智能无人商店可以实现人、货、场的全面数字化,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拿着就付,没有感觉’的全新购物体验,还可以让实体零售店获得与电子商务一样的数字智能,颠覆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7年,阿里巴巴在杭州开设了第一家无人商店,吸引了无数追随者。但实际上,盲目跟风是很危险的。很多品牌,比如冰果街子、猩红便民、果毛妹等等,都没有逃过“昙花一现”的命运。

“当时,无人商店是一个发泄口。大家都去开无人店了,但不到一年火就没了。”一位无人店铺行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时95%的无人店铺最后都倒闭了,只有少数幸存下来。”

2017年,无人商店的概念席卷全国。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无人零售货架2.5万个,无人便利店200家。

但是好景不长,无人店铺行业在短暂的辉煌后就倒向了神坛,无人店铺彻底变成了店内无人。

2018年初,“GOGO小超”宣布停止运营,是国内首家无人上架企业倒闭。从此,斯嘉丽顺手裁掉了60%的BD人员;5月,7只考拉停止上架业务;同月,小美融资搁浅,未付;10月,萧山科技申请破产清算。

“当时无人店只是把收银工作转移给消费者,消费者体验并没有提升。无人驾驶的噱头大于实际价值。同时,“无收银”并没有推动线下门店的数字化智能升级,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有限。此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也造成了高盗窃率。”一位无人商店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大多数无人便利店在每件商品上都贴有射频识别标签,但这种标签并不便宜。”

据上述人士称,此外,RFID还有很多非亲和介质,不能应用于金属、液体、铝箔包装。遇到液体时由于吸波而被误读严重,容易被屏蔽,尺寸和感应距离不易协调。

现在还有无人店铺可以生存,也说明市场对他们有需求。

在无人店铺展区,一位药店老板体验了无人店铺,表示有兴趣了解一下。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果无人店真的能保证没人偷,我会考虑尝试无人店的商业模式。”

“其实云娜成立于2017年,当时是无人店铺的阶段。但是,与那些采用RFID技术的无人商店不同,我们依靠AI计算机视觉来准确识别产品信息和顾客购物行为。”2010年世博会云娜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通过多向摄像头,我们可以实时跟踪人们的取放动作。顾客想怎么选就怎么选,是在店里吃,是把商品扔出店外,还是把商品放进包里。AI系统可以准确识别它们。当客户将商品放回货架时,系统可以及时将商品从客户的虚拟购物车中取出。当他走出商店时,他会在订单中发现他拿走的货物已经被自动扣除。”

“据我们所知,学校和公园的无人商店都做得不错。无人商店在90后和00后更受认可。”云娜布斯的工作人员认为。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