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次增加人工智能职称

北京电气(记者何勇)《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人工智能)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近日正式发布,意味着人工智能的专业职称在北京首次添加,代表测评制度全面实施,打破了“只有论文”的束缚。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最能体现其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如发明专利、技术报告、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技术标准、专业论文、专著等,参与职称评审。这将满足北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但由于属于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没有合适的职称晋升渠道,缺乏规范的行业资质评价标准,影响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和人才职业发展。为此,北京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技术职称,并正式发布分类评定标准,即按照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两大类,设置应有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等级。除了申请职称的基本要求外,两类人员的绩效条件是按照“做什么,评价什么”制定的。此外,北京还制定了优秀人才的特殊申报条件。申请人只要符合其中一个例外条件,就可以不受学历、资历、二级职称限制,直接申请副高级职称。

据悉,北京市人工智能职称评审采用“个人自行申报、行业统一评审、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方式,每年进行一次。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