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要正视“差评”

不久前,湖南长沙一女子网购后给商家差评。删除请求失败后,商家通过订单地址上门讨论论证。最后办案民警对商家进行了批评教育。近年来,给予差评、有偿删除差评等事件时有发生,说明一些企业在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方面急需补课。

看到评价是很多人在网上购买时必不可少的,这使得获得好评成为很多商家的追求,也是他们不断改进服务和产品的重要动力。对差评视而不见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一味追求“零差评”,甚至用减少差评的努力来牵制消费者,干预差评,那就是本末倒置,对消费者不尊重。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商品是消费者的权利。好评和差评可能是对质量、性能和服务的评价,也可能源于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所以追求完全的“零差评”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任何商品都很难做到完美,人人都喜欢。有经验的网上购物者不一定会因为评论不好而一票否决产品。只要评价客观,就能帮助其他客户更全面的了解产品,帮助商家提高。对于商家来说,视差被评定为力量或阻力,有则改,无则加勉,或者激怒消费者,考验商业智慧。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每一次有理有据、有理有据的差评都代表了一个潜在的改进方向。看到网购评价背后的消费者需求,正视它,可以促进商业服务的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