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小霸王申请破产案”取得最新进展。
11月10日,受“小霸王”品牌持有者委托,广东怡化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怡化”)在小霸王官网发表声明,称近期“小霸王被申请破产”的其实是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霸王文化”),是与小霸王合作过的第三方运营VR产品开发商。现在,
“小波网被申请破产的标题是做汕头波的眼球,严重损害品牌形象,给小波网的项目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广东怡化在声明中说。
但记者《证券日报》了解到,广东怡化背后的香港上市公司怡化控股——长期深陷流动性危机,至今已停牌,未来可能退市。据公开信息,怡化控股全资子公司广东怡化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化百货”)是小巴旺文化的大股东;此外,怡化控股董事长和广东怡化法定代表人均为陈建仁。
《小霸王》的童年记忆变了
20世纪末流行的小霸王游戏机是很多八九十年代的童年记忆。数据显示,小巴旺原是中山一华集团旗下的中山日华电子厂;1989年,BBK品牌创始人段永平担任厂长。看到任天堂FC游戏机在全球的发展势头后,段永平拿着恶霸转型成游戏机。
从“山寨”游戏机到1993年的第一代小白王电脑学习机,小白王的产值高达8亿元。但随着1995年段永平的离职,个人电脑的普及,“红白机”(即“任天堂FC游戏机”)的没落,霸者开始走下坡路。
直到2016年,小霸王宣布正式与国际知名游戏芯片供应商AMD签约,从后者定制VR游戏主机芯片。2018年发布了短命的“小霸王Z”游戏主机,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2019年,小霸王游戏主机团队解散,曾与小霸王合作开发VR产品的小霸王文化今年也申请破产。
人民邮电的专栏作家张书乐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王霸用游戏机救了自己。没有相应主机游戏厂商的支持,一开始其实很难成功,也无法和游戏电脑或者电竞手机抗衡。“再加上游戏主机的盈利模式,大部分都是以低成本价格抢占市场,然后利用游戏销售份额来获取收益。从控制台的销售中直接获利是不现实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声明,目前的“小霸王”品牌由持有人授权的广东怡化经营管理,通过商标授权和商号许可,与第三方合作进行各种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有数十家以“小霸王”为商品名的项目公司生产经营产品。在这种模式下,市场上充斥着品牌为“小霸王”的产品,涵盖了家电、照明、厨卫等多个类别。
“小霸王更早就有了代工销售的套路,也是借助所谓感情逐渐消费品牌的最后存在感。”张书乐对此评论道,“一些老品牌的消亡也走了同样的路,但感情是一种高度消耗性的产品,没有强大的产品支撑,很难靠自身推动销售。”
怡化控股深陷金融危机
根据天眼查APP,最近申请破产的小巴王文化,原名“中山盛达文化电影有限公司”。2016年,怡化百货入股,陈建仁等人加入公司核心层,从影视行业转型到游戏行业。
随着“VR游戏主机”项目的失败,2020年初,“怡化部”的陈建仁等人开始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方宏奇变更为冯保伦。目前,正在执行的民事一审程序有46起案件和15起民事案件。目前,怡化百货仍然是小白旺文化的大股东之一。
目前,怡化控股因资不抵债,也处于申请清算状态,因未能公布经审计的2019年度报告而停牌。根据公告,如果公司未能在期限内完成相关恢复指引并恢复交易,其上市状态可能被取消。
此外,小白旺文化的法定代表人冯宝伦、怡化控股董事长陈建仁均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据公开信息,怡化控股的主营业务包括百货、超市、电器及物业投资开发等。其“怡化百货”在中山市有一定知名度。但根据怡化控股《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公告》(以下简称《公告》),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20.7%;此外,净利润亏损5.83亿元。
了解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程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百货行业。如果考虑到今年疫情对上市公司收入的影响,公司的情况会比2018年更糟糕。所以公司维持上市公司地位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希望会更加尴尬。”
公告还显示,截至2019年底,怡化控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320万元,流动资产总额约为11.55亿元。据此,公司同期未偿还贷款约为6.56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0.19亿元。
程煜进一步补充道,“从公司账面资产来看,主要资产是财产性资产,但资产流动性低,有大量负债。在央行目前推出的三条红线监管政策下,愿意投资收购的收购方可能相当有限,这将对公司处理资产以摆脱流动性危机造成新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