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国管理模式50论坛(简称C50)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和第十三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C50联合秘书长马教授的主持下,世界级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时视频连线,与金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魏等C50成员进行了交流,重点探讨了“数字时代企业管理的变革与不变”。围绕这一主题,魏伟说,数字化并不影响管理的目的,但它使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重建了企业管理中科学、艺术和工艺之间的比例关系。
魏伟介绍说,在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书《卓有成效的组织》中提到的五种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他正在写一本书,主要讲的是数字化时代的智能社会中,企业组织和管理应该是什么形式。在初步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会基于实时性进行规划,通过内外数据整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规划;在消费者观察和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会通过网络空间观察消费者的历史标签是什么,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并根据相关数据和标签进行产品开发,让消费者更愿意去体验和使用。围绕一系列观察,魏伟说:“数字时代的管理目的没有改变,只是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魏伟指出,数字化为管理对象增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镜像的虚拟空间,企业的许多决策都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做出。因此,虚拟空间的管理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魏伟同意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管理由科学、艺术和工艺组成”。同时,他还指出,在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管理三角模式中,科学、艺术、工艺三者的比例保持不变,但三者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企业用机器人收集信息,总结,提出初步方案,但具体决策需要人来做。企业在开发一个产品或应用时,需要在虚拟空间中不断测试用户的接受度和转化率,这就需要科学的手段;具体的产品或应用如何设计取决于人的远见和想象力,这是科学也是艺术,至于在调试过程中如何找到最合适的产品或应用,则需要经验的积累,这是一门手艺。“这样的话,你会发现科学的成分会越来越大,艺术的成分会越来越高,工艺的成分会越来越低。这可能是一种趋势。”魏伟强调。
对话结束时,魏伟还分享了对国内商学院当前教育的两种看法。他认为,首先商学院要大大减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在课堂之外进行。商学院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先学哪些知识。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工具去分析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最后,魏伟说,商学院教大家怎么学,让大家都能掌握,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