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业到“智能”制造业:天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新华社天津11月19日电:从制造业到“知识”制造业:天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新华社记者宋瑞、白嘉丽、郭芳达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有多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助理主任孟翔飞给出了答案: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达到每秒10到18次方。

超级计算机是天津“智能”的基石之一。近年来,天津在自主创新的藤蔓上开花结果,走出了天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汰”

天津市西青区王文庄镇经历了发展的阵痛。80年代以来,王文庄镇大力发展五金制造业。巅峰时期,这里数千家美甲企业为全国提供了近一半的美甲。

“那时候沟里的水染成了五颜六色,村里天天闷烧,百姓苦不堪言。”王文庄镇副镇长孙龙回忆说。

2017年以来,王文庄镇重拳对付“散污”企业,陆续关停取缔400多家污染企业,开始建设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

经营美甲企业的天津新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最有发言权。

被勒令停产后,主动购买全新的生产设备,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将企业搬迁至西青区赛达工业园。现在,他的公司已经走上了生产高强度钉、水泥钢钉等优质产品的新路,年产量达3亿件,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冯说:“十四五期间,我给公司定了一个小目标:进一步提高科技和自动化程度,向创新方向发展。”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天津市关停“散污”企业2.3万家以上,为优质发展腾出空间;创建118个绿色工厂和3个绿色公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6%。

“转”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柯美国际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实木家具智能制造厂,在网上设计下单,定制出符合客户意愿的家具后,几秒钟就“收到”订单,生产信息实时发送到各个流程环节。

MEK Home C2M公司总经理徐海介绍说,管理这一切的是工厂的“智能大脑”。它由10个系统、8个数据库、230万个静态数据和每天大约20万个动态数据组成。它可以实时从互联网上获取销售订单,并准确安排生产和管理每个零件的生产进度。

一组数据显示了传统工厂智能化改造的结果:与改造前相比,这家智能化制造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6%,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39%,运营成本也降低了38.5%。

数据的背后是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天津市不断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出台实施100亿元专项资金政策,培育了一汽丰田新厂、海尔5G智能厂、丹佛斯智能制造灯塔厂等75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十五”期间,天津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加强对5G和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天津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杨冬梅说。

“增”

创新因素的注入改变了天津制造业的发展“纹理”。

进入天津滨海新区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天津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独立核心芯片供应商。在麒麟软件与腾飞公司的“强联盟”下,基于腾飞CPU和麒麟操作系统的技术和工业系统(PK系统)被称为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安全的“中国架构”。

今年以来,来自新创行业的一批好消息从天津传出:中国长城(天津)基地独立安全电脑已经下线,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版正式发布,腾飞AI实验室正式开始试运行.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在建项目313个,同比增长8.3%,投资增长22.8%。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在25%以上。

“虽然在结构转型时期出现了低谷,但天津正在从规模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率转变。曙光已经出现,未来可期。”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说。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