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光伏上市公司表现强劲的一年。在整个产业链中,从上游的多晶硅和硅片,到中游的光伏玻璃和电池,再到下游的逆变器和元器件,各种上市公司都被市场资金追逐。在研究机构看来,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得益于碳减排加速下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光伏产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风力统计显示,今年PV指数增长了49.83%,是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在31家上市光伏设备公司中,有29家公司的股价今年有所上涨。其中公司14家,增长50%以上;包括阳光电力、金高科技和龙基在内的七家上市公司位列前茅。今年以来,他们的股价都上涨了100%以上。
光伏产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与强劲的业绩增长有关。风电统计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营收607.92亿元,同比增长47.25%,归母净利润93.65亿元,同比增长93.07%。行业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实现净利润15.40%,同比增长3.66个百分点。现金流量明显改善,营业现金净流入123.55亿元,同比增长82.94%。
在整个行业高度繁荣的背后,也有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的影响。中泰证券的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在政策补贴下,光伏产业本身的成本降低效果明显,说明硅材料和非硅材料的成本不断降低,电池效率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例,2018年单位光伏发电成本比2010年降低了77%。用电成本接近国内火电平均发电成本。廉价的互联网接入在一些地区接近现实。光伏电池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要选择。
从行业增长空间来看,光伏行业可能成为中长期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20年9月,欧盟再次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40%提高到55%。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份额和进一步部署新能源汽车。而中国则提出增加国家自主贡献,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安信证券指出,碳减排的加速意味着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将很快见顶。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各国需要改变目前基于化石能源燃烧的发电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2021年国内PV将正式进入平价线上阶段。在中国“30.60”目标下,以碳为锚,将逐步启动传统火电的增量和存量替代;与此同时,全球光伏市场继续多元化。随着各国可再生能源规划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经济波动下光伏项目投资吸引力的增加,行业需求增长可能会加快。该机构预测,2020-2022年,世界光伏新装机容量将达到118/155/190千兆瓦(中国为38/50-55/60-65千兆瓦)。在未来五年,平均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200千兆瓦,或者在中长期内将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招行国际还表示,光伏发电平价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需求的增长。据招行国际新能源研究团队预测,基准情况下,2020-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比2010年的503GW增长112%至1064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