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双循环”电商正在努力

依托网购节设立外贸产品特区,依托大数据精准营销平台.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基于其长期的数字能力,不断激发新的消费活力。专家认为,面对疫情的冲击,电子商务平台正在成为中国大量外向型企业突破的主要阵地,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打开“应急”销售渠道

“我们推广的6片刀一上市就受到追捧,销量超过20万。”广东惠今刀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家良在外贸转内销方面经验丰富。今年年初,他在网上开店,借助电商平台大数据精准营销,立竿见影。

如今,各大电商平台千方百计促进供求联系,设立出口产品特区。越来越多的优质出口产品有效地丰富了国内市场供应,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活力和有效需求。据介绍,今年以来,品多多先后推出保税仓库直播、全球好货推官、“国家品牌馆”等项目,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帮助海外品牌更好地登陆中国市场。博览会期间,为了帮助消费者对海外优质进口产品有更全面的了解,品多多还推出了以丹麦为首的各大国家品牌展馆,通过投入“100亿补贴”,邀请驻华使领馆工作人员为自己发声,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云”为全世界而战的快乐。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指出,鼓励外贸企业连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种网购节设立外贸产业园;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现场交付、场景体验等新的商业模式,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促进供需匹配的有效渠道,不仅是外向型制造企业转向国内销售的短期“应急”销售渠道,也是国内市场长期发展的主要阵地。

专家表示,外贸企业将出口产品转移到国内销售的主要困难是品牌推广和销售渠道,而电子商务为外贸企业推广产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企业不仅可以向海外商家推广产品,还可以向国内客户推广产品。

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率

在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电子商务作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力量”成长为“关键力量”。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潘志坚也认为,电子商务是“双循环”的润滑剂和加速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国内贸易的流通模式和对外贸易的运作模式。通过加快和扩大信息流,加快了商品流动和资本流动的流程运作,润滑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流通运作的关键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借助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尤其是疫情,内需明显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方式。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买到,从食品到服装到使用,从小块到大块,从工业品到生鲜品。

很多电商公司都在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今年,品多多

今年拼多多表现抢眼。最近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平台活跃买家数量达到7.313亿,单季增长4810万;平台年营业额达到14576亿元,同比增长73%。在强劲收入的推动下,品多多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利润。“随着用户规模的强劲增长,以购物为核心的新消费形态正在从中国消费市场向供应方传递,推动农产品配送、品牌建设等传统模式的转型,使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国内消费的主流。”品多多首席执行官陈雷表示:“品多多将加大在用户方面的投资,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实惠、更有趣’的消费体验。”

专家表示,面对日益理性和成熟的消费者,电子商务平台应在质量、信用和效率上下功夫,以高水平的新供给满足新需求,促进产业不断升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