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被乐手集体声讨。
原因是歌手老狼转发的“读书分享会”的一篇博文被微博限制了。老狼接着发牢骚说:“新浪微博的表现信息有限,图书分享会也有限。你要花钱买头条,你疯了。”
但微博服务回应:“由于表现信息大多包含分流链和导购二维码,部分博文被系统判定为营销内容。”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老狼发声后,乐坛很多人都说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歌手叶蓓发布文件称:“近期也有类似情况,演出和公益都受到限制。”
其实限流这个话题在微博平台上讨论的比较频繁,受影响的圈子不仅限于音乐圈。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其算法推荐和内容确定往往困扰着许多内容制作者和普通用户。
1音乐家集体声讨
11月19日,老狼转发了一条关于新书分享会和当晚现场表演的微博,其中包含一个介绍活动的微信链接。然而,老狼的分享受到了限制,这表明转发、评论和赞扬图标都是灰色的,这意味着网民不能与他们互动。
结果,老狼发微博投诉。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音乐人在老狼这条微博上转发评论,纷纷表示不满。
民谣歌手周云鹏评论道:“是多少年来我们发布的优秀内容支撑了你们的平台。不玩微博是大事。新浪微博不要那么短视,自掘坟墓。”歌手叶蓓最近也直言“表演和公益都受到限制”。
事实上,音乐人的不满和抱怨并不是一瞬间爆发的。刺猬乐队人紫健今年在微博上多次抱怨这种现象,说他发布的很多微博都被限制了,为了让更多的粉丝看到巡演信息,他还买了粉丝头条,但在转发、评论、赞图标上还是面临变灰的局面。
此外,记者注意到,许多歌手的粉丝,如格林和张信哲申澈,都在微博上多次表达了对目前限制的不满。
不仅是音乐人,坚果LiveHouse的创始人也表示,作为音乐金字塔的最低单元,也是音乐人最基本的摇篮,LiveHouse的微博信息也常年受到微博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很多中小音乐人的巡演。
事实上,乐手和乐迷们已经纠结了很久,但也只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比如野孩子乐队把巡演信息设置为顶部,还有乐手把二维码镶嵌在海报上防止屏蔽,或者把二维码和购票链接放在评论区。
在众多音乐人集体反映目前微博限制的普遍现象后,微博服务商在11月22日的回应中表示,经过调查,为了规范微博平台营销内容的发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体验,促进微博平台商业生态的良性发展,该站一直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影响用户体验的营销内容进行监管和处置。特别是管理站外涉及商业品牌权、分流、导购的博文内容。由于业绩信息大多包含导购链和导购二维码,部分博文被系统判定为营销内容。
至于微博限流的依据,《微博商业行为规范办法》营销信息管理第二章第四条说明“违规营销管理。出于营销目的,在微博平台上发布内容、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都被视为营销行为,由站方严格管理。影响用户体验、扰乱微博社区秩序的营销行为,由站方严格处理。主要表现为影响用户体验或被用户举报,性质属于mark
虽然这一回应似乎在短时间内平息了音乐人集体声讨的风暴,但网上对微博目前极限的质疑仍在继续,更多问题接踵而至。比如音乐人需要加入新的音乐人支持计划才能获得资源支持吗?未来音乐人会发布二维码购票海报,秀东、大麦等平台上有购票链接的微博仍会被限制?
对于上述两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微博。
但微博对此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应,只是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微博一直致力于在平台上给音乐人更好的体验,为音乐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一直是音乐发布和演唱会推广最重要的平台。比如今年疫情期间,线下演唱会等活动被迫暂停,微博也探索和开辟了与音乐人在线演唱会的模式。微博音乐即将发布全新的音乐人支持计划,动用数亿资源帮助音乐人表演工作,推广线下音乐活动,帮助新音乐人,创造更好的音乐土壤和环境,全力为音乐人保驾护航。
作为商业公司,通过广告实现流量是微博的主要运营模式。《微博社区公约》第32条规定,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在微博发布广告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商业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微博订立书面合同,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业内人士称这种做法为“交保护费”。一位在广告公司从事媒体投放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通常情况下,支付“保护费”不会受到限制。
根据《微博社区公约》第33条规定,营销信息未经微博提供的商业产品渠道或未按要求进行营销信息登记备案,且不具备互联网广告要求的可识别性的,站方将根据用户投诉或其他方式采取屏蔽、限制展示等措施。
至于限制微博流行的合理性,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晓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微博对营销信息的相应处理符合维护互联网网络信息健康的目的,但实践中对营销信息的认定存在缺陷,限制信息流动的标准不合理。第一,正常信息被不适当地认定为营销信息。比如一些音乐人的正常演奏编排信息和音乐分享信息。微博不应该因为博主的博文包含商业性质,就将其判断为营销信息。《微博社区公约》中营销行为的定义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澄清。第二,微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主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公共社交平台。应该允许正常合法信息的自由传播,适度放开微博限制。
微博作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最开放的社交平台,拥有上亿用户,人工查看博文是否包含营销信息是不现实的。但与此同时,算法识别和屏蔽往往会让用户感到困惑。比如音乐人反映,只是分享一首歌或者公益活动,都会被判定为广告。
而且这种情况影响的不仅仅是乐坛。微博粉丝近百万的博主林博(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无论是发音乐还是公益活动,他们的载体都和普通的商业信息载体一样,要么在活动的海报上加二维码,要么附上来自外界网络的链接,这些载体被判定为商业广告的概率非常高。
在林博看来,微博的算法识别非常简单,只能识别博文中是否存在外链或者二维码图片,而无法深入识别这篇博文的内容是音乐还是公益。
至于更复杂的原创内容和软植入广告,更难准确判断。作为一名生活方式博主,林博发布的大多数博客都与美食、美容和购物探索有关。开店的时候会透露具体店铺的名称,推荐日常好东西的时候也会出现具体品牌的名称。在这种情况下,微博很难判断博主是否收钱。林博说,在自媒体行业,博客作者经常发布非商业原创内容,但不知何故,他们被屏蔽和限制。但是也有漏网之鱼,一些软植入的广告微博收了钱也无法判断。
3商业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广告
微博平台与用户关于内容是否属于营销信息的矛盾背后,微博严重依赖广告收入的问题再次暴露。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微博收入分别达到11.501亿美元、17.185亿美元和17.66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和营销,主要来自第三方、阿里巴巴、新浪等关联方。过去三年,微博的广告和营销收入分别占86.67%、87.24%和86.6%,其他收入来自增值服务。
这种趋势在2020年没有改变。2020年一、二季度,微博的广告和营销收入仍占85%以上。
更严重的是,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对广告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据媒体报道,WPP旗下广告公司GroupM发布的2020年年中全球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广告业支出将下降11.9%,而2019年这一数字将增长6.2%。世界广告研究中心(WARC)发布的《全球广告趋势》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广告支出将从正5.3%增长至下降6.1%,达到5685亿元。
这种情况对于微博这种不太依赖广告收入的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从财报来看,2020年上半年,微博广告和营销收入同比下降13.46%。
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从第二季度开始,其收入有所反弹,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疫情长期以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年初以来,广告主的广告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报告显示,大多数广告商正在增加对直播电子商务和短视频广告的需求。某自媒体服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告主在做产品公告时会更多考虑微博,但在销售时会更多考虑淘宝直播、颤音、Aauto rapper。
用户的注意力正在被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抢走,但目前微博还没有创造出像微博一样成功的产品。第三方研究机构Lens公司的研究创始人邝玉清告诉记者,微博在流量管理上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其本质是一个社交平台,平台的运营模式无非是流量获取和流量实现。腾讯靠社交获得流量,靠广告和游戏的资金投入收获和实现流量。微博也是靠社交获得流量,但实现方式基本靠广告。他们没有从其他方面成功开发出实现流量实现的工具和产品,产品能力相对较弱。
然而,在一再受到目前的限制后,正如音乐家周云鹏所说,“不玩微博没什么大不了的”,许多用户的心态正在改变。
林博告诉记者,微博此前已经发布了信息流优化计划。如果用户经常和博主互动,博主的内容会被更多的推荐给用户。相反,如果用户与博主的互动减少,即使不取消关注,用户也不能经常在自己的时间线里刷博主的内容。“不是每一个内容创作者都能赚钱的,很多都可能为了爱情而发电。”在林博看来,这个信息流优化计划实际上是某种逻辑上的限流计划,会打击创作者的创造力。久而久之,有些人就很难了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告诉《国际金融报》,信息流造成的信息茧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不仅微博,百度和今天的头条都引来了批评。在这些情况的背后,平台单方面追逐流量和点击量,针对一些有趣的内容进行专题推荐,并根据用户的观看喜好加强推荐,从而实现流量爆炸,实现商业化。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很多造号党在了解了平台的规则后,专门制作能吸引眼球,容易被平台抢到的内容。一方面流量确实增加了,但另一方面内容质量也下降了,尤其是对于精英来说。
丁道师说,这个平台很难做到这两点。平台要发展,就需要流量。毕竟在流量增加的时候,会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口碑水平的影响必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