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手”一步步“广州知照”

现代服务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先进制造业越来越强,产业集群处于规模水平.这是广州制造业在新的起点上从“制造”到“智力创造”的新征程,也为广州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使先进制造业能够“再创佳绩”,实现老城在数字经济中的新活力。

无论是传统支柱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制造业在新的轨道上已经跑出了广州的速度,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的作用突出。目前已形成产值超千亿元、千亿级骨干企业四大集群。到2021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将突破3000亿元,力争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的70%左右。

新起点: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制造”迈向“智造”

云平台上各个制造环节的生产状态和质量监控信息不仅实时更新,而且可视化监控……广州开发区罗明设备公司展示车间设备制造业的智能化运作,刷新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认知。

事实上,广州的制造业正在加速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根据《广州市中小企业智能数字赋能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2年,结合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培育不少于100家智能数字赋能标杆中小企业,示范带动智能数字转型。

顺势而为,起身就走。在抓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新机遇,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等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方面,广州出台了“建设22个数字经济创新型城市”等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4.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约占GDP的17%。其中,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也让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广电快递公司党委书记、执行总经理陈之前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做的是传统的银行设备。现在,在部署了AIoT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战略后,我们已经开发了金融、交通、便利、安全等33个领域。大类410多种智能终端,在计算能力提升后,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支撑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5G北斗”产业竞争力国际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从2017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9年的24%。

在广州的经济发展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广州的国有资产规模显著增加,产业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广州SASAC市委书记、局长陈浩振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国有资产体系将通过培育和扶持重点优势产业,形成更多的财富500强企业,提高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影响力和驱动力。“虽然广汽集团只有一家财富500强公司,但我相信优势产业、基础产业、战略产业都有新星的潜力。”

建集群: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果凸显

目前,广州正在协调layo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正在培育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果突出。从目前广州制造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主体拓展、基础升级、布局优化、整合深化、质量品牌和发展环境的“八大质量提升工程”,新显示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不断完善,精心打造十大价值创新园区,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四大集群和千亿级骨干企业。汽车产量已经达到

其中,汽车是广州的支柱产业,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重点推进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发展,推进新能源汽车优质发展,推进关键汽车零部件和智能网络化汽车电子集成系统突破,加快智能网络化汽车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把握汽车产业变化趋势。

从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到新型汽车企业进入,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如今,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三大集群,布局发展迅速,整车企业为龙头,延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南方有广汽丰田新能源、广汽威来、马骁智星、恒大;东部有北汽新能源、广本混合动力、宝能汽车产业园;北方有东风日产新能源。它们共同构成了广州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汽车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4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8.4%,整车产量居国内城市首位。今年经广州审定的《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广州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将初见成效,汽车产能超过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基本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新速度:12单位合作加快新冠疫苗研发生产

仔细观察发现,广州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正在加快。目前依托全球领先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层节点和通用软硬件适配中心,实施“智能制造、定制化、云化、赋能”计划,提升汽车、电子、石化、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纺织服装、餐饮、日化、皮革家具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技术改造投入持续高水平增长,近两年在11%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今年广州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2020年是“疫情大考”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应对,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恢复生产,加大研发力度,促进协调发展,利用“疫情”实现逆势增长。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突发的肺炎疫情也给广州的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随着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冠肺炎疫苗等生物医药产品进入公众视野,当地龙头企业保持货源,忙于研发,同时不断巩固行业地位。

在核酸检测方面,市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在广东省公布的新冠肺炎五家肺炎第三方检测诊断机构中,广州金隅、金奎大、华银、开普均榜上有名。“随着样本和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基于数据,我们可以极大地回馈给上游企业,并将其用于药物开发和应用以及临床研究。”金Y

“广州有3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形成了以现代中药、化学药物、医疗器械为主导,以再生医学、精密医学、医学检验为辅的一大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型骨干企业集群发展态势。”这位NDRC官员说。

“今年年初,广州市政府出台了2020年第1号文件,《关于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在扶持资金上更为慷慨。”GPHL市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告诉记者,生物医药是GPHL重点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去年,GPHL“国家犬实验动物资源库”成功入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名单。是国内唯一入选的犬实验动物资源库;此外,GPHL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是广州市销量最大的生物制品,技术领先,成为2010版《国家药典》标准制定者;GPHL和钟南山院士对白云山板蓝根二次开发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签署备忘录,将在澳门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广州正在研究的药物有340多种,其中有许多是世界第一,填补了国内空白。陈莉莉,涂段誉,文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