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加速中医运行出海

2020年进入最后倒计时。12月23日,刚刚上市两周的JD.COM健康市值突破6000亿港元,超过阿里健康加两名平安医生的总市值,成为2020年底大健康行业最热门话题之一。

过去“双11”,天猫的数据显示,紫外线消毒机同比增长1000%以上,体检、疫苗等医疗服务增长1500%以上,维生素等保健食品增长1600%以上.从业者惊呼,健康消费“过去10年来前所未有”地爆发。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挑战和机遇并存,有人在努力维持,有人在迎头赶上。这些年底的片段拼凑出一幅过去一年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画面。

据艾传媒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8.8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万亿元。回顾2020年,可以从无数个关键词看到行业格局的变化发展,如果今年只有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健康”的。

互联网医疗进入快车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公众对网络医疗的接受度迅速提高,互联网医疗进入快车道。有人把2020年称为互联网医疗“爆发的第一年”。

国内知名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报告》表明,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将达到2000亿,市场增长率为46.7%,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

来自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平安好医生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APP新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10倍,新用户日咨询量增长9倍。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在线医疗,逆市保持106.8%的高速增长,营收6.95亿元。

政策的密集出台为网络医疗的发展打开了障碍。今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三份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优势,鼓励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网上随访和药品配送服务,增加新冠肺炎肺炎网上预检服务。3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CNNIC)也发布文件,提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探索和推广医疗卫生领域首个互联网医疗保险诊断系统。

在疫情的“封锁”和政策的帮助下,公立医院也触网了。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互联网医院900多家,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2.4万余家机构,二级以上医院550多家提供在线服务。在疫情防控期,“互联网医疗卫生”开辟了第二战场,提供防疫科普、网上咨询、心理咨询、远程咨询、慢性病随访、药品配送等一系列服务。有效防止人群聚集,降低线下聚集感染风险,保障公众医疗需求,充分肯定其作用。

在疫情的推动下,医疗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加快。以腾讯医疗为例,基于基于腾讯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的ABC核心技术布局,腾讯打造医疗行业“数字助手”,推动医疗流程更高效、更快捷、更优质的雄心正在涌现。数据显示,腾讯已连接超过11亿用户和3.8万个医疗机构服务号码

“大流行病带来良药”。在抗新冠肺炎肺炎的药物中,金华清肝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排毒方、宣肺排毒方被众多院士和专家推荐,并被总结为中医抗疫中的“三药三方”。临床观察表明,中药抗疫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一段时间以来,中草药在美国、法国、德国等海外国家销售火爆,尤其是与抗疫有关的中草药“难找”。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肺炎纳入新药“三药”适应症;“三方”中的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也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获得了国家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医顺势开拓新市场。根据夷陵药业12月16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近日收到津巴布韦药品管理局出具的注册批准文件,批准注册中药专利药连花清瘟胶囊,符合津巴布韦的补充药品标准。目前,莲花清瘟胶囊已在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罗马尼亚、科威特、菲律宾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许可,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启动注册申请。

2020年,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环境下,凝聚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精华的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中药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核心平台,在抗疫期间向中国供应了9500多万剂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并根据临床治疗方案调整了“化湿百度颗粒”、“透解祛温颗粒”等处方药。同时,超过210万人使用配方颗粒产品到63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此后,以1.5亿元人民币获得华师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准、专利和药品注册证书的广东方毅药业有限公司,也推动这一著名抗疫方作为药品进入阿联酋市场,标志着中药在全球抗疫中再次获得认可。

追求和争议并存。无论是2月份的“双黄连事件”,还是10月份的“板蓝根事件”,都反映出提高人们的中医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如何用一种全世界都懂的语言来表达中医,如何突破文化壁垒和法律瓶颈,如何将现代科学与传统经验相结合,如何推动中医的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中医的重点,迎接的是时间、地点、人的机遇和巨大的机遇。

生物医学竞赛开幕

2020年新冠肺炎突然爆发的肺炎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生物医学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数据显示,2016-2020年生物医药市场增长迅速,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为350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1%。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在其他行业被疫情打压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正好需要凸显。2020年前三季度,医药类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09%,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9.29%。

病毒诊断第一个开始竞赛轨道。早在疫情爆发时,华大基因、万福生物、金奎大基因、复星制药等。先后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颁发的紧急使用授权(EUA),销往海外市场。

面对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科学可靠的疫苗被视为战胜病毒的最后手段。在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下,疫苗市场的增量也是肉眼可见的。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

截至12月,我国已有14种新冠肺炎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种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这五种疫苗都是国药集团旗下武汉生物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国药集团北京生物研究所灭活疫苗;军事科学院和Consino公司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徽芝罘龙马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重组蛋白疫苗;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灭活疫苗此外,复星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共同开发合作了新冠肺炎基因核酸疫苗,该疫苗已开始在中国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从病毒快速诊断试剂到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物医药行业在2020年已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在技术创新、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将迎来快速扩张期。

南方日报记者严

数字读数

10万亿

据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核算,2018年全国卫生服务业(卫生产业增加值)总规模为6.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GDP的7.08%。根据健康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卫生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2030年达到16万亿元。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医疗制造、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子行业发展的带动下,大卫生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巨大。据艾传媒咨询(Ai Media Consulting)的估计数据,2014年至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8.8万亿元,预计2020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产业规模达到10.1万亿元。

2000亿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市场增长率为46.7%,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其中,关彝千帆的数据显示,咨询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平安好医生APP的月活跃数领先,已经占据了咨询市场80%以上的流量。

88.5%

2019年,中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四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比2015年的18.5%下降2个百分点。然而,中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将继续增加。2019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88.5%,其中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死亡占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900

中国发展“网络医疗卫生”的政策效应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只有100多家,2019年已经上升到530家。目前,中国有900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24000多家医疗机构,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可提供在线服务。全国30个省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用新手段监管新格式,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加强隐私保护,保障医疗质量和数据安全。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