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在青岛成立

12月23日下午,虚拟现实产业研讨会暨山东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虚拟现实相关高校和研究所的多位知名专家,以及青岛、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政府部门领导,就当前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与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实施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院士在讲话中提到,虚拟现实是一项新技术,整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技术、人才、企业、资金、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希望山东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的建立,能够打通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资金链,共同推动虚拟现实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优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虚拟现实是连接人、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下一代信息系统的计算平台和交互入口,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在5G的加持下,虚拟现实将广泛应用于娱乐游戏、医疗、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智慧城市、设备制造、电视直播等领域。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球70%以上的虚拟现实头戴式硬件制造来自中国。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到2025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整体实力应该进入世界前列。山东省也发布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以虚拟现实产业为前沿领域进行布局。目前山东省在虚拟现实方面有Goer shares、Bird Watch等龙头企业,有北航青岛虚拟现实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在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方面优势明显。

制造创新中心是未来制造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建设国家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依托青岛在虚拟现实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势,以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山东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于2017年2月被列为山东省首批14家制造创新中心试点单位,并于2019年11月正式通过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验收和认证。创新中心将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对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判断,筛选确定研究方向。创新中心将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研究开发关键共性技术,制定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建立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行业主导作用。

在国家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战略背景下,山东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将立足于虚拟现实产业,努力成为国家虚拟现实制造创新中心,致力于提供从先进技术研发、到产业技术突破、到应用示范、协同工作、人才引进、到系统中试和量产验证的一站式能力支持,打造产业生态,助力全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