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网难,家家都有感觉。我们不想看到年迈的父母因为不会使用打车软件而在寒风中等待,我们也不想在他们逛街就医时被复杂的操作所困。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了一系列帮助老年人更好应用智能技术的措施。
App实现“语音通讯”
手机有“长者模式”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自疫情爆发以来,由于网上办公、网上教学、远程医疗等应用的加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秩序迅速恢复。但是对于那些不会上网和不会上网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着新的问题。
“比如很多老人很难在网上预约,很难预约去公园,在购物时会面临一些障碍。”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晶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面临的困难,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推动软件和网站的老龄化转型。”
工信部要求互联网公司加快信息无障碍改造,多家互联网公司也推出了具体措施。
比如华为、小米、vivo等主流手机厂商都明确表示要基本具备“养老模式”、“老人模式”,并提供大字体大音量播放、远程协助等服务,方便孩子远程教老人使用手机。
百度App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支持方言和混合语音输入,解决了操作不便或无拼音、书写效率慢的问题。百度地图App可以通过语音“退出导航”;颤音和高质量的创作者创建视频主题,为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提供解释.
特别是工信部指出,旧版网站、App等。翻新后将不再配备广告插件,特别是没有任何感应按钮的支付操作。
人工客服应该是“一键访问”
营业厅设立爱情频道
在发布会上,工信部要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从现在开始拨打这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让他们一键“进入”人工咨询服务,而不必经过语音提示、数字选择等复杂的操作环节。同时,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线下营业厅为老年人提供恋爱渠道,老年人进入营业厅会有专人引导。
"许多老年人在网上申请时表现出“沉默状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推动了3.2万个政府网站的无障碍化。疫情期间,及时推出“沟通旅行卡”,解决“老人无代码”问题。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集中力量,争取在年底前解决一批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最迫切问题。比如方便老年人查看行程,推动运营商推出适合老年人的专属电信资费方案,减轻资费负担。
工业和信息技术部正在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并确定负责人、时间表和路线图。主要包括完善传统电信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电信服务、推动互联网应用抗衰老转型、扩大抗衰老智能终端产品供应、加大“通信旅行卡”推广力度、保障信息化等6个方面的24项内容
据报道,这一特殊行动不仅适应了老龄化,而且促进了信息无障碍。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多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本、兼容屏幕阅读软件的服务产品,为听障人士提供更多带字幕、兼容助听器的服务产品,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支持定制手势、简化交互操作的服务产品。
同时,工信部将组织互联网应用无障碍水平评估,纳入信用评估,督促不适合老龄化的企业改善。
“信息化建设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温度。即使技术给特殊群体带来一点点改变,也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大窗户。”隋晶说,这次特别行动的目的是推动整个行业都有这样的意识,让企业能够用心改善服务,让用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