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今天 我们该如何“拜孔子”?

国际在线消息:12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在第三季度和第四阶段进入孔子博物馆。恰逢全国考研初试结束。“商公”的国宝级守护者于谦“捧天下学子”,祝愿大家都是第一名,001号评论员张国立也说:“我们谈十献,拜孔子,相当于把天下学子一起带去读书!”

照片由项目组提供

那么,几千年来,中国人崇拜孔子,祭祀孔子,到底是在纪念什么呢?今天,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出色而高效地继承他?这是本期《国家宝藏》的核心主题。

国宝在灵魂里:仲尼从未在天堂诞生,它永远像一个长夜

上下五千年,孔子在前两千五百年立下丰功伟绩,后两千五百年开创新体系。他创立的儒学,镌刻着中国非凡文明的烙印,滋养着未来。

“大如半个《论语》治天下,江山可取;从中间到自我否定,是否惩罚;小到教育孩子,到科举,到结婚。都被彻底渗透了。”……经常使用金句的朱广权以“十韵”的花式诠释《论语》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同的精神空间遇见孔子,被他唤醒,被他指引。

照片由项目组提供

在这个节目中,无论是《论语》融入画中的《三圣像》,还是民间协会“乡契”用手摇木祭司走在乡村教贤和调解纠纷,还是著名学者江衡用12年的心血完成的《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还是乾隆皇帝赠送给夫子庙的高标准青铜器“商周十品”,都反映了几千年来皇帝和将军、知识分子,然后到

如今世人只赞美孔子,他经历了严寒和辛酸。本期《国家宝藏》的叙述者王润泽、张志庆、阎正从传播学、古书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介绍了孔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让观众了解了一个立体的孔子。

照片由项目组提供

他周游世界,没有食物,失去了家人。他不想求官,想说服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给他一个平台,实现他“服务世界”的野心。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时,他晚年退隐诗书,删六经,整理了他之前两千年的文化遗产。他开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教他的弟子要善良,从我做起,培养他们的身心,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心世界.这些价值观和道德教导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也影响了整个东亚,甚至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支柱。

“在中国,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要面对孔子。你可以批评他,也可以表扬他,但无论如何,你都要面对他。”001评论员张国立总结道:“有人把孔子比作泰山。他说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是泰山。孔子赢得了永恒的赞美,遭受了许多误解和批评,但他将永远在那里看着我们的文明继续前进,继续沿着他的道路不停地前进。”

美国华工留下的启示:挺起胸膛,继承我们优秀的文明

这一期《国家宝藏》带来了一批令人神往的传承故事:有乾隆皇帝一生八次去曲阜祭祀孔子,赐其“商周十功”的故事;著名学者江衡用12年的时间写了63万字的《十三经》 》;有专家执行“中国古籍保护计划”的故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山去寻找一本古籍.但最发人深省的故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生于19世纪中叶的丁龙,是遭受歧视和压迫的美国华裔工人之一。但丁龙很幸运地遇到了改变命运的富商卡彭迪埃。他是卡彭迪埃的仆人

1901年6月,丁龙给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思卢写了一封信,塞思卢向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研究基金捐赠了一张1.2万美元的现金支票。卡彭迪埃很支持丁龙。除了额外捐赠10万美元,他还亲自写信给塞思卢:“如果有这样一个从不伤害别人的高尚的人,他就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是时候更多地了解生活在东亚及其周边岛屿的7亿人了。”

照片由项目组提供

在丁龙的努力和卡彭迪埃的坚持下,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成立了。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丁龙,研究丁龙。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保罗安第尔和米娅安第尔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国家宝藏》镜头对丁龙表达了由衷的敬佩:“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震撼人心,震撼人心。我相信他在这里吃过很多苦,吃过很多种族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我认为他应该希望美国人民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传统应该得到尊重。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辛丑条约》即将签署。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美国富商的仆人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富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令人肃然起敬。

王润泽称丁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出生在中国,一定受到孔孟文化的影响。中国吃了败仗,很多人很自卑,但他并不觉得我们的文化没用。相反,他坚信,我们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需要站出来,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

“没错!当时的丁龙并没有放弃文化交流,保持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我们国家的文化!以一种聪明而高效的方式。”本期《国家宝藏》播出后,丁龙的故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重放心中的民族文化,不遗余力的传承。这不是又一种类似“商周十献”的高标准吗?

节目中出现的“商周十大贡献”,承载了儒家思想的正途,是为庙堂提供的,而不是为世人所取代。就像座右铭一样,激励鞭策一代又一代儒生,不忘修齐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希望告诉观众的是,在今天,我们可以用更现代的方式“膜拜孔子”。“我们去看他的书,我们去博物馆,在曲阜散步,接受他伟大的教诲,感受他精神的力量。当我们面临时代巨变的时候,就像孔子教导的那样,头脑清醒,有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直到今天一直在对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

两千五百多年来,无数的人被这条思想的河流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一朵浪花,被这条河流托起,凝聚成它的无尽,一起向前奔腾。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