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应该将中国人的情感扩大到广阔的空间背景,并将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文化基因巧妙地融入到科幻作品的创作中
1902年,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拍摄了电影《月球旅行记》,这部电影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现在,100多年过去了,世界科幻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向往未知的重要载体。
最近,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科幻电影作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力。《意见》提出了10项政策措施,加强对科幻电影创作、制作、发行放映、特效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引导,被称为“十大科幻”。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2019年,改编自刘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呈现出一种成熟而厚重的质感,让世人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中国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其中国家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中国人对宇宙的想象增添了一抹亮色。
科幻电影的发展也需要一个不断增长的电影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大科幻》的颁布和实施正是时候。提出的措施针对性强,包括创新和转化科幻电影内容来源,建立科幻电影放映机制,提高科幻电影特效技术和水平,培养科幻电影人才,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台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优秀的科幻作品将进一步启迪中国人的想象力,拓展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
中国自古就有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下一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应该将中国人的情感扩大到广阔的空间背景,并将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文化基因巧妙地融入到科幻作品的创作中。只有这样,中国科幻电影才能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