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互联网现实的一半以上,网络文学赞成“写实写作”
新华社记者施景南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的中国“网络文学+”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在线文献平台发布的新作品中真实主题的比例为65%,增长了24%。数字背后,它反映了当前的网络文学创作倾向于“写实写作”。
这次“网络文学+”会议的主题是“网络正能量与文学的新浪潮”。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世新在会上透露,目前中国网络文学读者人数达4.3亿,网络文学作品总数突破2400万,其中签约作品近130万册每年新增240,000份合同工程。大约有61万人签署了国内重点网站合同,数千万作者参与了创作。
随着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幻想,仙侠,悬疑和浪漫的主题外,现实主题的创作显然已经热身,许多展现时代风格,充满生机的杰作不断涌现。例如,《遍地狼烟》《网络英雄传》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大江东去》《蒙面之城》被选为“五一计划”和老舍文学奖;《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散落星河的记忆》等等。
“现实写作”成为这次“网络文学+”会议的关键词。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业军在会议期间举办的“现实写作时代形象”分论坛上表示,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形式。现实主义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首先得益于政策导向,倡导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引领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其次,根据人们的期望,网络文学已从边缘跃升至最重要的阶段。要成为一种在群众中流行的文学,必须与时俱进。三是适应市场趋势。在线文学的发展需要抓住热点并开辟新的领域。
“现实主义作品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家将注意力转向广阔的土地和沸腾的生活,写下时代的风格。”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肖景红, 说过。现实主题的创造将使在线文学的发展再现新的活力。
“将中国人的声音传递给全世界,讲述中国新时代的故事,是文化产业参与者的共同责任和使命。”阅读小组高级副总裁张蓉表示,为了大力探索现实主题,阅读小组已连续四年。在今年,举办了现实主题的征文比赛,通过这种机制,鼓励作家尝试更现实的创作。 “我们希望在线文学的内容多样化,作家可以深入人生,观察现实,为用户带来积极的作品。”
现实是火热的,它也使在线文学找到了新的工业增长点。网络文学处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前沿,是游戏,电影,电视,动画等娱乐业的“活水源”。近年来,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的版权得到了多方面的深入开发和应用。原有产品的使用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2018年通过网络文献调整的网络游戏收入达到13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戏作品的同质化趋势,提升了国内游戏的市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净文海”的热度并没有减少,全球圈粉。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向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出口了1万多件网络文学作品。一些反映当今现实生活的作品受到追捧,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的窗口。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体现时代的风格,体现时代的内涵,并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冯世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迎来。70年的伟大伟大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目前,网络文学的优秀作品相对不足,内容供给仍处于“数量与管理”阶段。网络文学应坚持走高质量,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自身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