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森:《吉他兄弟》展现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新剧《吉他兄弟》,聚焦社会变迁与创业,日前在央视注册。是一部以正安县吉他产业发展为背景的作品,讲述了方清明和方清华历经重重困难,最终回到家乡创业,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传奇故事。

在剧中,年轻演员汉森扮演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方庆华,他从贵州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南下。这一次,扮演这个大胆的角色,却敢想敢做的汉森,看中了方庆华的激情,回报了家乡的诚信,回报了努力创业过程中的贵州精神。前几天,汉森接受了采访,讲述了他对角色的认知观点以及他在表演中的感受和经历。

电视剧《吉他兄弟》剧照

新华网:你为什么拍剧《吉他兄弟》?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汉森:看了剧本,被“方庆华”吸引,《吉他兄弟》取材于真人真事,源于真人真事的创作最“有血有肉”。首先吸引我的是《吉他兄弟》讲述的故事以及它所呈现的努力奋斗的新时代精神;同时制片人范冰心和导演李殊也是我想合作的人。

新华网:如何看待方清华这个在小镇上扮演年轻企业家的角色?

汉森:方庆华这个角色,他通过“广漂”的经历,历经重重艰难险阻,一步步成长为拥有自己吉他品牌的企业家;他敢于战斗,敢于冒险,也很有民族气节。事业有成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正安,做出贡献。他希望帮助他的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新华网:如何理解和解读方清明和方清华的兄弟情?

汉森:方庆明和方庆华应该说,他们相爱,互相帮助,互相成就。

新华网:从“走出去”到“往回走”,你是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的?

这是一个漫长的心理转变过程。清华选择了“走出去”,去广州。其实和现在很多农民工一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家乡的贫困生活;后来,他在广州定居,回望家乡。对比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于是他决定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回馈。

电视剧《吉他兄弟》剧照

新华网:正安县被称为“吉他制造之乡”。在贵州拍摄有什么感受?

汉森:我真的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吉他文化和他们对吉他行业的热情。射击最麻烦的玩法就是做吉他,而且要做好质量的吉他。

平时喜欢音乐和民谣,对乐器不太了解。曾经想学好吉他,但是因为性格原因,坚持不了.拍完这部剧,我的“钢琴技巧”并没有提高,但对吉他制作和结构的了解更多了。

新华网:这部电视剧展示了你家乡的变化。你对家乡的变化有什么感受?

汉森:我的家乡在浙江宁波,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的河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起港;宁波也是长江三角洲的南翼,东部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我在国外拍戏很久了,但是很久没有回宁波了。那年回家,我不认识路.因为城市绿化很好,也有很多新的高层建筑,可见变化;然后就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好。

新华网:你是如何理解剧中返乡创业的?

汉森:简单来说,就是要回馈家乡,用我们所学、所知、所能做的来建设我们的家乡。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忘不掉自己的根和根的最基本的想法。

新华网:你认为这部电视剧传达了什么价值观?

汉森:努力创新,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尽可能回报家乡和祖国。(正文/张伟)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