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怡导演《龙亭侯蔡伦》:用血肉塑造历史人物

交响诗《龙亭侯蔡伦》是陈欣怡在上海演艺世界成立艺术工作室后的第一部原创舞台作品。(图片由陈欣怡艺术中心提供)

“亮白犹霜雪,方正下棋”。纸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人能否认蔡伦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是一个太监,注定他不是舞台美术热衷于写生的人物。然而,正是从这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所遭受的屈辱中,著名导演陈欣怡看到了主人公。

“我一直在找中国巨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巨人剧。”陈欣怡导演的交响诗《龙亭侯蔡伦》将于今晚在人民大舞台上首演。这是在上海“演艺世界”开设艺术工作室后的第一部原创舞台作品,该工作室汇集了著名京剧演员关、张大法等。“20多年前,观众想起了话剧《商鞅》。我有信心20多年后《龙亭侯蔡伦》会被他们记住!”82岁的陈欣怡从未丧失雄心。

英雄并非是一尘不染,蔡伦是一个由伟大和不幸构成的巨人

戏剧交响诗《龙亭侯蔡伦》的故事开始于蔡伦生命的最后三个月。蔡伦奉命制造“蔡侯纸”100辆,运往西域平息战事;同时,早年为了得到造纸的机会,背叛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给他带来了致命的灾难。一生躁动不安的英雄蔡伦将如何告别这个世界?

这是陈欣怡亲自写的第五个剧本。三年前,她去秦岭找蔡伦的脚印。历史上蔡伦因改良造纸术被封为龙庭侯。仅仅7年后,他被迫自杀。这七年发生了什么?在汉水边,蔡伦里有后人的传说,就像一个魅影,让陈欣怡错过了她的梦想。

在剧本创作中,陈欣怡有时会联想到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英雄不是一尘不染的。像中国历史上很多巨人一样,蔡伦是一个由伟大和不幸组成的巨人。巨人和他们的不幸都是英雄史诗。”陈欣怡认为,巨人的崛起、下沉和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其实她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巨人,无论是排《丝路英雄——张骞》 《夏王悲歌》,排《商鞅》 《贞观盛事》,甚至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都是在用血肉创造英雄。

大胆突破舞台形式,将中外古典文学、京剧、话剧、交响乐进行融合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龙亭侯蔡伦》的舞台表现也是相当有新意的。——用“德国交响乐、京剧表演节目与造型艺术、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来解读蔡伦荣辱交替的一生。

在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会上,陈欣怡经常听到京剧的押韵和白色交响曲。京剧的表演风格和造型实力有一种与交响乐共鸣的流派感。于是,她和联合编剧孙超以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曲《英雄的生涯》为剧本结构,用“英雄的伴侣”、“英雄的对手”、“英雄的战场”等六个乐章来比较“蔡伦的英雄生涯”的六个人生历程。

“从听觉形象的押韵和交响乐营造的孤独感,到视觉形象的马、霸、行,这可能是工匠蔡伦在戏剧动作上的最佳选择。”陈欣怡大胆突破舞台形式,创新中外古典文学、京剧、戏剧、交响乐。

全剧以京剧押韵和京白的形式交替呈现,戏剧表演上有京剧人物点缀,京剧演员基本都是精选出来的。例如,饰演蔡父亲的是著名的美颜艺术家,他的父亲是著名的萧()派传人。与关的“父子档”合作由来已久。关的父亲关和的父亲是拜过刀柄的兄弟,在梨园界留下了一段佳话.

蔡伦的生活离不开纸,“纸”的艺术成为《龙亭侯蔡伦》的又一亮点。该作品不仅在舞台上用纸“雕刻”了一座秦岭,还特别邀请了创造了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现代折纸艺术家刘彤专门设计艺术作品,作为舞蹈美的一部分呈现在舞台上。(记者童伟静)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