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发胶,住别墅,抽雪茄,这种偶像剧配置居然出现在抗日剧里。日前,以“《亮剑》 3”为卖点的抗日剧《雷霆战将》被《人民日报》批评“用错了‘偶像剧’套路”。目前该剧已从相关视频平台移除,停播。
偶像化和年轻化的历史题材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但忽视历史真相和违反艺术规律,反而形成了“新套路”。《雷霆战将》在现在的电视剧里不是孤立的案例。在2020年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上,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当前电视剧中的新套路进行了总结和批评。套路和当下创作一味追求大数据、大流量,忽视现实生活体验,导致受众逐渐流失。
专注于领导而不是迎合
《雷霆战将》年,当莱昂饰演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王运山转身对赖玉萌饰演的女护士微笑时,人们看到了偶像剧中那熟悉的一见钟情的套路。战火纷飞之下,文哥饰演的川军178师老师郭勋魁依然心平气和的喝着咖啡,不忘吐槽“糖太多”。显然,“霸道总裁”被附身了。
如果用偶像剧套路来消解抗日剧套路,这种“创新”就会陷入更深层次的“篡改历史”套路。《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今天对抗战历史的艺术再现,是为了让后人记住历史,而不是忘记国耻。曾经出现的“抗日剧”偏离了这个初衷,受到了广泛的批评。《雷霆战将》虽然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震撼人心的情节,但也偏离了历史现实,让人难以欣赏。
整齐的军装,凌乱的头发,青春靓丽的外表,这部电视剧真的很抢眼。然而,正如中央文史研究总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主席钟所说,电视剧不能只满足于睁大眼睛。“如果艺术不能通过睁大眼睛来陶冶心灵,那顶多是平庸的艺术。优秀的艺术必须以养眼养人,创作者要注重引领,而不是一味迎合。”
农村剧也是“套路”
“跪不起就下雨”“小人因话太多而死”“女扮男装永远见不到”……近年来,网友们经常总结电视剧的各种套路,但随着电视剧制作的增加和类型的多样化,旧套路依然存在,新套路又开始出现。
比如最近关注的农村题材,都有自己的套路。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孙毅发现,在很多农村剧里,男主角刚下乡的时候,村里经常分两个阵营,一群先进分子,一群调皮捣蛋的游手好闲者,前者往往被打压。随着英雄的到来,先进的元素被带动,逐渐向后移动,形成了套路式的表达。“现在的农村题材离年轻观众比较远。我们不得不展示农村的新面貌,但剧本和作品经常让人穿上指手画脚和解放鞋。这种套路演示很容易让年轻观众迷失。”
“大部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电视剧都是从改革开放的时候开始的,但你一定要用这样的开场来讲故事吗?”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注意到,目前的现实主义剧有了新的套路:剧情空间多集中在长江下游,主角出现时多为普通小人物,最后成为大佬。
电视剧里,为什么套路层出不穷?钟认为,对大数据、大流量的追求是创作常规化的原因之一。"也许物质生产可以数字化,但精神生产不能."。
导演陈嘉上也反对电影圈的大数据和流程模式。《逃学威龙》,由他执导,当时并不看好,无论是题材、主演角色、类型,但1991年成为香港票房冠军。“大数据统计过去和结果,电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在于
面对郭寻魁在战场上喝咖啡抽雪茄的疑惑,剧党最近回应说,郭寻魁的“战时作战”一方面是因为他乐观冷静的总体心态,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背景和个人设置。“剧中,郭勋魁毕业于黄埔军校,在高飞读书。喝咖啡抽雪茄不仅符合他的个人习惯和喜好,也符合他作为国军高级将领的背景。可见问题不是雪茄咖啡,而是环境。但即便如此,也没有硬性规定,在战场上,国军将领不能抽雪茄、喝咖啡。”
让观众觉得尴尬和发挥的恐怕不是人和环境,而是缺乏真实感。《文艺报》艺术系主任高小丽发现,许多人首先用概念塑造典型人物,最终他们是一个被塑造的面部形象,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在创作中,未能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心,也是套路产生的原因。孙伟说,许多常规的农村戏剧缺乏新鲜的农村土壤,创作者用自己的创作理念来写旧印象,让人读后有同感。
“中国电视剧在创新中走向繁荣。无论是如何创新,无论是什么题材,都必须遵循电视剧的艺术规律。把所有感情倾注到人物身上,是电视剧永恒的创作理念。”高小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