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这个锅不能放过Zray

“别把我当很好的演员,因为我也有不好的表现。”Zray版本《鹿鼎记》低调在央视8套推出。豆瓣开盘点也在低档次小幅波动。最开始的时候是2.7分,一度“暴涨”到2.8分,然后迅速下降到2.5分,一天之后艰难的攀升到2.6分,但是从趋势来看,没有“赢”3分的可能。

11月16日,Zray工作室分享了一组Zray的《鹿鼎记》剧照,文字为:“鲍晓还在成长,谢谢大家的建议。”观众能等到这个歪七扭八的小宝浪子回来吗?

在一次采访中,Zray曾经解读过翻拍。“这个版本的《鹿鼎记》已经走向漫画和搞笑了,表现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有时候会写意,但不会落地。这些都是创作手法,人和事一定要尊重原著。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让观众爱看。”但是这个希望似乎失败了。“如坐针毡,如坐针毡,如鲠在喉”成为《鹿鼎记》豆瓣新版热评中的最高赞。“用力过猛”、“耍猴”、“夸张”等词语成为了本版《鹿鼎记》的关键词。

雷版的韦小宝也不令人满意。就外貌而言,这套古装也暴露了他的很多缺点,面黄肌瘦,鬓角深陷,右胁部沉重,却很难看出灵性和可爱。说到表演,韦小宝的“痞子市侩”本来是要让人哭笑不得的,但是到目前为止,Zray的韦小宝一直太投入于耍花招,靠夸张的表情来诠释狡猾和聪明,靠挤眉弄眼来表现坏人中有贼,角色自然在快乐和猥琐之间崩塌,这也成为了大家无法接受这个版本的韦小宝的主要原因。

主角误入歧途,配角也不能幸免。唐艺新饰演的建宁公主滚着喊“你滚”;皇帝的贵胄和贵族们复制了对鳌拜家眨眼的全过程;和毛认识不到五分钟,就开始称兄道弟;原工作内心很深,责任很重的岳父海,看似智商欠费,最后却被骂死。

《鹿鼎记》这一版的人物表现和定位,似乎是在“借鉴”1992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版的风格,夸张、无厘头、滑稽、荒诞。但影片上下两部分总共只有三个小时,人物注定要被贴上标签,被打上风格。但是在把这个表演延长到45集的电视剧里,角色在需要逐渐被观众理解的时候,却是平平淡淡的,单薄的。更何况市面上的无厘头风格已经过时了,周星驰就算抄袭自己也很难赢得观众的好感。

在剧情改编上,这版《鹿鼎记》也缺乏诚意。十几年前,港版《鹿鼎记》把鳌拜之家的名字误写为“奥福”,在最新版本中再次出现,引起网友吐槽。在剧情选择上,迅速跳过了攻下鳌拜的重头戏剧情,而与康熙、建宁的第一次交锋则非常旷日持久。原著对明史案的彻底抛弃,使该剧失去了原著的沉重感、历史感和骑士精神。

《鹿鼎记》是武侠大师金庸写的最后一篇长篇武侠小说。这本书最早出版于《明报》,创作了近三年。被很多粉丝认为是金庸创作的最高峰和顶点。这本书充满了寓言,颠覆了传统武术中侠客的形象,打破了英雄主义的世俗幻想。金庸先生的好朋友倪匡认为这本书“反英雄、反传统、反束缚,可以说是‘反书’。同时,它宣告了人性、自我宣言、独立和幸福,也是一本‘积极的书’。”难得的是,这些复杂的真相都是通过街头混混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国家一级陆的故事来讲述的,合情合理,荒诞不经。倪匡还评论说“金庸以前的作品都是锋利凶剑,软剑,重剑,还有草,竹,石都可以

但是,在《鹿鼎记》新版已经播出的10集里,你很难看到这种火爆。表演风格可能因人而异,讲故事水平可能由高到低。不过之前对原朱昱的改编和多次改编都有借鉴,《鹿鼎记》的第N次翻拍应该不是“渣男”和他的“七个老婆”的故事。当然,演员不能为过度娱乐和欢闹造成的差评承担责任。

文字/记者祖伟伟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