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20日,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尚云文化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行。北京尚云展区以互动、沉浸、场景化的云端展示,带领观众在虚拟世界中漫步首都文化景观,体验北京文化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北京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北京展区,北京卫视的文化综艺矩阵脱颖而出。《上新了故宫》 《遇见天坛》 《了不起的长城》 《我在颐和园等你》等节目,引出一股清晰的文化之流,既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又让传统文化火起来。同时,在文化“新业态”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卫视围绕国家文化中心定位,打造了集文明传播、文化解读、文艺创新、文化创造发展“四位一体”的“民族潮”文化生态链。
新理念:让故宫走进日常生活
曾经,在省级电视台的综艺市场竞争中,“跨界”系列节目是北京电视台的独特名片。但短短三年,北京卫视依托北京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崛起了一系列以《上新了故宫》为首的优质栏目。
北京卫视节目中心主任马宏告诉《北青报》,北京卫视很早就开始探索布局,现在格局越来越清晰。“作为首都卫视,我们始终有一种文化意识,从《我是演说家》,《音乐大师课》,一直持续输出到《非凡匠心》,《传承中国》。”2018年,北京卫视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合同框架包括一部纪录片和一场以故宫为背景的600年综艺节目。当时故宫的文创开始成型,北京卫视之前的《创意中国》节目也是以文创为起点,所以文创就成了《上新了故宫》节目形式的起点。“我们提议让故宫里的宝物‘买如你所见’,这样故宫就和生活有了关系。不仅让观众通过观看了解历史,也让故宫走在日常生活中。《上新了故宫》是这样的。”
新的民族潮流:古老的文化应该在年轻的状态下表达
2018年第一季度,《上新了故宫》大获成功,获得木兰花奖、星光奖等近30个奖项,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年度综艺节目。之后,在北京的支持下,北京卫视开始围绕天坛、颐和园、长城进行节目研发,陆续推出《遇见天坛》 《了不起的长城》 《我在颐和园等你》。众所周知,文化品种生产门槛高,难以吸引投资。北京卫视是如何实现体面美好的生活的?马红认为,这一系列节目虽然是基于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但一定是对青春的一种表达。“关起门来做一个好看的节目是不够的。要走出节目本身形成话题和商业逻辑,在新媒体中有很多互动的方式……”比如这些文化综艺节目就用年轻人关注的明星。《遇见天坛》年,贾斯汀亲自数过圆丘坛里有多少块砖。没想到2020年高考数学也考了这道题,于是“不看北京卫视综艺,可能会错过与北青在一起”迪丽热巴一身工作服出现,节目录制过程中淘宝出现。此外,节目主持人还非常关注年轻人的心态,包括中专和中专的粉丝。马红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故宫“易丹顾雍——故宫建600年”展览的最后一天,她排队参观了一个多小时。许多熙熙攘攘的人穿着精致的中国服装、西装和鞋子。来看展览“有一家三口,爸爸穿便装,妈妈和女儿穿古装,出来像画一样”.马红觉得:“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很高兴我们的文化多样性也发挥了一些作用。”
新形式:文化项目需要深入培养和引导
当然,这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可以让古代文化“活”在当下。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带来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的文化创造:《我在颐和园等你》四星军官完成不同特色园林路线任务,帮助颐和园苏州街升级开放;正在播出的第三季《上新了故宫》,汇集了全国20多所设计学校的大学生,参与新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形式上有很大的延伸,不再是一次性的综艺”。马宏透露,北京卫视目前正在开发一个与北京申报世界遗产相关的文化音乐节目《最潮中国风——唱响中轴线》,试图将“民族风格”、“音乐”、“文化”和“旅游”融为一体,旨在以更年轻的方式保持民族风格“时尚”。“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文化综艺地图的边界。”
马宏还透露,北京卫视另一个重要的IP健康节目也将有新格式的积极表现。“北京广播电视台正在推进健康养生资源的自主市场化运营,将在《养生堂》和《我是大医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业态和价值延伸,实现北京卫视领先的杨康IP的价值实现”。文字/记者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