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海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和北京长新影视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灵魂摆渡》在北京首演,该剧改编自网络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目前,知识产权改编已经成为影视行业不可回避的话题。以跨界的姿态踏入音乐领域,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的改编给跨界融合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更有可能改编音乐剧。
创作者将注意力转向更年轻的艺术类别
2014年网剧《灵魂摆渡》诞生,豆瓣评分高达8.4分,积累了大量粉丝。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的导演马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改编方面存在压力。原著强大的受众基础可能会给音乐剧带来流量,但拥有批判性的眼光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希望保留原剧粉。”对于改编后的观众反馈,Motor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在此基础上,希望20多岁的观众也能进入剧场。”
北京海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婷婷表示,作为文化中心企业,海斯将从四个方面实施中冶集团提出的音乐发展战略:“在引进演出的同时,努力打造精品剧目;加强与国内外创意团队的合作;打破行业壁垒,发展线上表演;IP开发下加强原创。”中国原创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是落实上述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表演行业与电影行业深度跨界融合的最新成果。创新性地将网络作品转化为舞台剧,不仅可以在内容层面上进一步发掘经典剧的深刻内涵,还可以在纵向领域上实现网剧与乐迷的相互转化。
以前,大多数音乐改编倾向于从文学作品或古典音乐中寻找故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注意力转向更年轻的艺术类别。音乐剧领域的代表人物百老汇正准备将陈凯歌执导的李碧华原创小说和电影《霸王别姬》搬上音乐剧舞台,该剧将聚焦于身份主题和现实与舞台的模糊界限。国内音乐创作者探索了更年轻、更网络化的领域,如漫画、游戏和网剧。同样受年轻观众欢迎的《快把我哥带走》被改编成一部基于流行漫画的音乐剧。该剧围绕兄妹迪什和《第二时间》的搞笑而温暖的生活展开,风格幽默夸张,能在不经意间戳中观众的眼泪。音乐剧遵循漫画一贯的爆笑风格,以其奇特的脑洞打破维度墙,让观众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主旋律作品出现在影视作品改编音乐剧的新潮流中。近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原创音乐剧《在远方》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首映。该剧改编自曾获4项白玉兰奖提名的同名电视剧,以快递和互联网为载体,以年轻人的奋斗为线索,展现了2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优秀的内容和小众艺术在跨界融合中“出圈”
7月,《灵魂摆渡》将被改编成舞台剧的消息一经发布,瞬间点燃了粉丝们观看演出的热情,掀起了一波重温经典网剧的热潮。短短几天,留言就赞了几十万人,原著粉丝说“真没想到会改编成音乐剧,更期待了”。
“影视作品改编成音乐剧,可以将原本优秀的情节整合成更短的故事长度,进一步发掘经典剧目更深层次的内涵。”戏剧评论家张学军认识到了这种跨界尝试。“同时也让高质量的内容和音乐剧出圈。”
音乐剧作为一种形式感和场景感很强的艺术门类,相对于改编前的原作,音乐剧的艺术呈现可以带来更强的风格突破。《快把我哥带走》既有音乐剧的舞台艺术特色,又营造出清新刺激的舞台氛围。舞台上的《灵魂摆渡之永生》展现了一个叛逆、复古、机械的审美异质世界。舞蹈美的设计中的镜像和跨界融合的音乐传达了人物情感的碰撞。《山海经》中的形象呼应了舞台故事,为悬疑惊悚的情节氛围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灵魂摆渡之永生》上演后,多媒体技术的独特应用成为该剧视觉设计的亮点。该剧的视觉导演任东升说:“在这部剧中,视频图像的内容和纹理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作。不仅仅是音乐剧所需要的戏剧性表达,还有新颖的视觉元素借助镜子叠加。整体外观更符合奇幻动感和复古硬朗的风格,为这款经典IP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不是这个流行IP的发展目的地。据北京长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表演总经理高鹏介绍,“该剧还将制作更多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将被制作成音乐舞台电影,明年在网上发布。这部电影将电影艺术与舞台结合在一起,将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音乐舞台电影。”
改编和创作也需要遵循不同类别的艺术规律
影视作品的音乐改编正在悄然流行,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舞台艺术形式,改编和创作音乐剧并不容易。不仅要在原作的基础上对主题、人物和情节进行改造,实现与音乐舞台更加兼容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而且舞台创意和音乐创作也具有挑战性。
虽然与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有相似之处,但音乐剧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所以对于好的创作和优秀的演员来说就更难了。在Motor看来,在中国做音乐剧不是一条好路子。“音乐剧是一门多元的综合性艺术,比如音乐剧导演必须懂作曲和歌词,还有音乐架构和舞台艺术;而且音乐作曲不是纯作曲。他的音乐要有叙事性,画面感,主题感。在这样无所不能的要求下,很难储备人才和原创成果。
张学军认为,新一轮的音乐剧改编热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原创音乐剧正在与时俱进,在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上寻求创新和变革。
谈到国内原创音乐剧的发展,马说:“目前,中国的音乐产业还处于通过引进国外经典剧目来培养观众和学习经验,然后逐步跟进本土化和原创的阶段。鉴于全球疫情尚未平息,引进外国剧有困难。这时候,中国原创IP的整合,将为国内音乐市场注入一个‘强音’,创作者要抓住机会,深入挖掘原创内容。”
近年来,承载中国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国内原创音乐剧也通过行业内外的不断探索,找到了融合与改编的途径。未来的国产音乐剧会在原创IP的加持下创造新的可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磨合,这一传统舞台艺术将在突破中焕发新的活力,让更多的观众领略到音乐剧的独特魅力,时代的声音将唱响音乐剧的舞台。(记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