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六百年》继续讲修复文物的故事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建成。在过去的600年里,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大师延续了这个古老建筑综合体的生命。纪念故宫600周年的配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12月31日晚在央视录音频道播出。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制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影片以《长生不老》展览、精神修炼馆研究保护工程、年修古建筑维修为线索,从故宫博物院古建筑部、修缮技术部、工程部、文化文化保护科技部、考古部的工作视角出发,展开故宫的重新发现之旅。纪录片着眼于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记录了宫墙内爱护故宫的工匠,展现了宫墙外的世界与城市的奇妙联系,讲述了故宫永恒的青春故事。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展示了故宫工匠对文物的修复,在网上流行起来,引起了对文物修复的关注。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再次聚焦故宫的工匠和学者,详细展示故宫古建筑的修复过程和技术。

《我在故宫六百年》年,故宫人痴迷于寻找海月壳,按照传统工艺绘制并保存彩画,并在被替换的构件上标注替换日期,体现出炽烈的匠心;长春宫外廊彩画;更换精神修炼堂骨干木;甘龙花园的角楼和古花轩的修复显示出高超的技艺;在秉承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不断引入现代科技,延续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影片还揭示了故宫博物院在修复保护过程中与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培养新一代青年文化保护人士的故事。(正文/记者祖伟伟)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