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赵翠婷 记者尹翠莉)8月29日下午,河北省乐亭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清河盐场救助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2只遗鸥在此“安家落户”。
8月29日,12只遗鸥在乐亭野保协会大清河盐场救助站“安家”。图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对遗鸥进行独立安置。 边振文摄
这12只遗鸥来自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今年以来,它们先后在飞行中发生意外被当地野保部门救助。由于伤残较重,不能跟随种群迁徙,也无法在气候寒冷的康保越冬,所以,当地森林公安机关和野保志愿者将它们送到了乐亭。
遗鸥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候鸟,全球不足1.3万只。学界一直认为遗鸥是黑头鸥的变种,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承认它的独立物种地位,将其命名为“遗鸥”。
图为在乐亭野保协会大清河盐场救助站“安家”的遗鸥。 边振文摄
经数据采集,12只遗鸥除了翅膀有不同程度的伤残之外,健康状况良好,最大的一只年龄在3岁左右,体重460克,体长达44厘米。目前,这12只遗鸥已被独立安置,并将得到妥善照管。接下来,救助站将开展挽救性人工辅助繁育,以恢复遗鸥的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据了解,该救助站成立于2011年,是当地一家公益性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机构,截至目前,共救助、野化和放飞的野生鸟类2000多只。去年6月份,这里还人工孵化出3只小遗鸥,在国内尚属首例。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