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四次上升” 保持了整体稳定和支撑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544亿美元,比连续四个月增长的6月底增加421亿美元,增幅为1.4%。中国的黄金储备为6264万盎司(约1948.32吨),与上月持平,并已连续10个月“不活跃”。业内人士认为,汇率转换、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是本月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短期外汇储备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表示,7月份,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增加了财政刺激,并保持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普遍走强,主要国家的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在汇率转换和资产价格变动的综合影响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有所增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建认为,汇率转换因素使外汇储备增加了约350亿美元。自4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已从4月初的100.7降至最近的92.5,7月份环比下降4%,为2010年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这是由于美国疫情持续恶化、欧元区疫情防控逐步改善以及欧盟7500亿欧元金融救助计划的实施。受此影响,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不同程度升值,欧元、英镑和日元对美元分别升值4.8%、5.5%和2%。粗略估计,汇率转换因素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增加约350亿美元。

跨境资本流动也有助于外汇储备的增长。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人民币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7月份,北行资金净流入104亿元;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达到26724亿元,比上个月增加1649亿元。

“展望未来,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弹性强劲。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外双周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为外汇储备的整体稳定提供支撑。”王春莹说道。

刘建预测,短期内内外部储备将稳步增长。自8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持续波动和走软,汇率估值因素仍可能对外汇储备产生积极影响。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元指数可能略有反弹,预计汇率估值因素对外汇储备的贡献可能略有减弱。在国外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在协调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战略成就。跨境资金预计仍将保持净流入,预计短期内内部和外部储备仍将稳步增加。(向佳颖)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