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小康 农民变成了“锚” 有商品的农副产品不是滞销

手机成了农具,农民成了锚。浙江省衢州市借助农村振兴讲堂,搭建了村民服务平台,支持农民直播和带货,帮助农民解决配送等关键环节,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在疫情期间,当地农副产品没有出现滞销,而是成为热销产品。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青石镇村民 高小刚:,现在看看它。那它一定是一种好水果。

在茂密的胡柚林中直播已经成为常山县许多村民的日常工作。胡柚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土特产,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销售旺季是每年的1月至5月。每年,虎游的销售都是村民和政府的一件大事。今年受疫情影响,压力更大,许多村民不知所措。

浙江省衢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严兵:前几年确实有一些销售问题,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当时人们担心我该怎么办,于是村里的广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办法。

穿着蓑衣,挂着一个葡萄柚,是常山县青石镇的一个村民谢有才,他在祖先的葡萄柚树下向网民直播。他是一个村民,早些时候在镇上带来了现场直播的商品。依靠幽默的视频和现场直播,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在疫情期间,他不仅卖掉了自己的胡柚,还为其他村民带去了货物。

为了打造更多像谢有才这样的“农民带货主播”,今年3月,常山县在农村振兴讲堂设立了“村广播所”,邀请专家和村广播人员向村民传授经验,护送村民从产品走向销售。

衢州市整合了原本分散在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的资源,设立了一个农村振兴讲堂,不同于以往预设固定主题的讲堂。不是政府决定在演讲厅说什么,而是人民有最终发言权。

浙江省衢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严兵:得分最多,这也是普通人最需要的。我摆好桌子,如果你需要什么,我们邀请那些老师过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组织部部长 李纯浩:的一些农民说我想改变我的生活。我一进去,他们的院子就太美了。你能教我如何美化庭院吗?

根据群众的需求,政府部门邀请专家进行庭院设计,不仅满足了村民的需求,还融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目前,这是衢州市万田镇的第六届荷花节。万亩荷花与简单的农家庭院设计相得益彰,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切都源于“振兴讲堂”赋予村民的权力。

村民 郑大爷:种植草坪和树木,山茶花和茶树都被告知我们,这是生动的,每个家庭都做得很好。

游客 刘天忠:旁边有一个荷塘。散步时,我和家人一起看荷花。现在这个国家非常干净清爽。

农村振兴讲堂不仅解决了流行期间衢州市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而且促进了四川省叙永县脱贫致富的对口支援。利用讲堂的专业培训课程,将现代数字农业和绿色标准化养殖模式引入到成对的乡镇,并为养鸡户提供担保购买等专业服务。衢州市帮助四川省叙永县近3000名贫困人口准确脱贫。

目前,浙江省衢州市有1430个村级“农村振兴讲堂”。从新鲜的商业模式、美丽的乡村建设,到最新的政策解读、有趣而实用的话题设置,这里不仅是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人提升自我、开拓思路的平台。

越有意义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