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孟哲)今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农业机械装备行业呈现复苏迹象,为夏粮丰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从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了解到,截至7月31日,中央政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达114.8亿元,实施进度为67.5%,支持121万农民购置各类农机141万台。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支持东北四省(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覆盖面积4600多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38个县全面推进。重庆、山西、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省共投入15亿元进行农田机械化改造。
抗疫保粮作用凸显,农机作业水平创新高
"现在水稻是机械化耕作,工作比过去容易多了."58岁的张景辉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七星农场拥有一片352英亩的稻田。凭借大型机械,他今年的水稻产量有望达到200吨。
今年,全国各地大力推广网上备耕、社会化服务、智能设备和绿色技术,有效应对疫情,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农机作业水平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春耕播种期间,中国投入生产的农业机械超过2200万台,近代7万多个农业机械合作社翻耕和更换种子,20多万个农业服务组织开展了生产保管服务。
“三夏”期间,各地投入使用各类农业机械1640万台,其中27.6万台联合收割机参与跨区域作业。北方春玉米机械播种率接近97%,南方早稻机械播种率同比提高近6个百分点,达到42%,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机械播种率分别为99%和93%。夏收、夏播、夏管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同时,上半年未发生重大事故,农机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发展领域加快拓展,全面机械化呈现新气象
“带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收割机今年首次在济南小麦收割机上使用,实现了高精度定位、自动路径规划和无人行走。它可以实现标准化和准确的收获,减少“跑、滴、漏”,并确保粮食返回仓库。”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机局副局长周军说。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数据显示,购买7.7万台畜牧机械的补贴同比增加了一倍;在13个省试点温室补贴,大力支持防疫期间的蔬菜生产和供应。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财政部已将茶叶色选机、茶叶输送机、茶叶整平机、果树修剪器、食用菌装瓶(装袋)机、果园轨道输送机、秸秆收集器等7种山区特色产品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支持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水稻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加速发展,补贴农业植保无人机4000多架,同比大幅增长。
农机装备产销先抑后扬,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3月以来,农机生产企业高度重视复工复产工作。农业产销的主要指标
与此同时,国家重点项目“智能农业机械设备”R&D专项得到积极推广,1600多种产品通过了农业机械测试和鉴定,实现了分段转换联合收获油菜机械化收获成套设备的大规模示范和推广,实现了水稻有序抛秧机和移栽同步侧深施肥机在双季稻区的大规模应用。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地正在组织农机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同时抓紧早稻收获、晚稻种植、秋粮田管理等生产作业,大力推广畜牧业等机械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为坚决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确保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