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兵刘德厚致敬:战场上只有一个念头 为了新中国的胜利

冒着细雨,记者来到吉林省通化市,看望了参加过辽沈战役、四平战役等著名战役的战斗英雄刘德厚。他穿着笔挺的军装,双手因受伤而略微扭曲,并向记者展示了他腿上的弹痕,这是他的红色记忆,也是他为保卫祖国而获得的一枚奖章。

刘德厚生于1926年,1945年8月参军。他的妻子仍然珍藏着他年轻时穿着军装的照片。他英俊、果断、精力充沛。在东北解放战场上,刘德厚参与了歼灭秀水河子、三次江南、四次四平、围攻长春、解放新站、辽沈的战役.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他的部队改组为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横堡战役、广西剿匪等数百场战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刘德厚率领军队经吉安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其军事生涯中,刘德厚四次获得军事功勋,一次在辽沈战役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4月,四平解放,曾作出巨大贡献;第二次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江南580高地在备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虽然已经老了,刘德厚仍然记得当年战场上的点点滴滴。他说:“我从四野建立以来就一直在战斗,从来没有感到尴尬过!”给他印象最深的战斗发生在1950年的战场上。“当时,我们面对的敌人碉堡里的猛烈火力被压制住了,整个连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敌人的重机枪火力非常猛烈。当时,在前线没有办法作战,而且总是僵持不下。它不能上下。”刘德厚当时是排长。他认为他不能这样被打败。他必须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他的同志白白死去。在这个紧要关头,刘德厚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我用我的帽子当诱饵,机枪扫了一圈,向前冲了一点,一步一步潜到掩体下面。当碉堡爆炸时,我想,这次我会取得巨大的成就!”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敌人的碉堡被成功炸毁,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战友的牺牲,把我军的步伐又推向了胜利。刘德厚腿上的子弹痕迹是当时留下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场上,我军被敌人占领,处于战略被动的下坡路。在敌人的猛烈追击下,部队伤亡惨重,在血性刘德厚的鼓舞下顽强战斗,带领队伍六次大败敌人。他周围的同志都被打死打伤了,他一个人留在了地上。首长从指挥所看到刘德厚手里拿着通缉令,喊着要他回家。

说起这些往事,刘德厚淡淡地笑了笑。他爽快地说:“当时没有多少思想,只有一个思想,那就是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前进!”

1958年,刘德厚从第38军112师第335团连长的位置调到通化民政局,结束了军旅生涯。转职后,他仍然有责任、有责任、尽职尽责地工作,并于20世纪80年代从通化水泥厂退休。

参加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见证了新中国的黎明。大多数时候,刘德厚都是开朗健谈的。但当谈到过去的战友时,他抚摸着胸前的勋章,沉默了很久:“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战友们说,他们不希望这些勋章是假的。这些年来,我过得很幸福,我也为他们感到幸福。”说完后,老人轻轻地抬起手,擦去了眼泪。“我们都想用我们人民的牺牲来换取下一代和未来每一代中国年轻人的美好生活。我希望孩子们不会忘记这一点。不要忘记国耻,永远记住爱祖国,爱人民,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