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餐馆提供半份和小份的菜肴,许多人提倡吃饭时点“N-1”,提倡饭后打包.近日,记者走访了湖北、上海、福建等地,发现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遏制“舌尖浪费”,一些行业协会和餐饮单位频频使出“新招”。新措施能有效实施吗?哪些浪费现象容易频繁发生?我们如何尽快建立一个长期的机制?
厉行节约,多地发出新倡议、出“新招”
一项提议最近在武汉江城广为流传。
武汉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的这份建议书明确指出,——实行“N-1”点菜模式,即10位就餐客人点9个人的菜,这不足以增加更多的菜来保证顾客吃好。从源头上消除食物浪费;对于两位或三位客人的用餐,餐饮单位在节约的前提下,推出半菜和小菜,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据武汉市餐饮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的举措也希望进一步巩固“光盘行动”的成果,切实培养节约的习惯。
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也于8月12日发布了一项提案,主张“订购”和“关闭”,厉行节约。在福州聚春园酒店,记者看到桌上的小盘和大盘子已经成为常客。点菜时,服务员会提醒顾客避免浪费一些类似的菜肴。
在访问上海时,记者发现“节约食物,不浪费”的倡议已经在上海的许多商业区得到了体现。在上海世博园商圈,鼓励“光盘”的海报贴在商场的显眼位置,而在核心区的大屏幕上,“节约食物”、“杜绝浪费”、“珍惜食物就是爱护劳动成果”等宣传内容同样引人注目。
上海浦东新区文明创建处处长夏露表示,目前,当地政府也在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我们希望这些外卖平台上的餐饮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菜品选择,如一半、一个、一个半、两个等。”
浦东新区还与社会组织“食品银行”合作,通过“食品流通”等活动推广经济概念。“我们在全区设立了25个食品流通点,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促进超市、家庭和个人将多余的食品投放到流通点,与有需要的人分享食品。”夏露说。
部分浪费问题依旧多发频发
“舌尖浪费”的问题有多严重?
「饮食业的平均食物浪费约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约为12%。由于城市、餐馆类型和就餐目的等不同因素,人均食物浪费存在显著差异。加上城市餐饮从业人员的数量,中国城市餐饮每年的餐饮垃圾总量约为1700万吨。”这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5年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195家餐馆的3357张餐桌的消费者行为的调查。
“2015年,1700万吨废弃食品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程胜奎说。
在过去的几年里,餐桌上的浪费仍然很严重。“餐馆越大,食物浪费就越严重,因为在大餐馆里有更多的商务聚会、朋友聚会和宴会。在这些场合,每个人都更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程胜魁说道。
8月17日中午,记者走访一家正在举行婚宴的大型酒店时,看到客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但餐桌上的剩菜更多,有些菜还剩下一半以上。
"过去,有时餐馆的剩菜可以喂猪。"福州市饮食与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黄说,有些人认为,如果食物吃完了,就意味着菜少了,主人不够热情。“为了面子,10个人点18道菜甚至20道以上的菜是很常见的。”
一些自助餐厅和食堂也是垃圾问题的“重灾区”。根据rel
“一元餐”是一些单位提供给员工的福利之一,单位给食堂承包商一定的补贴,使员工的就餐价格低至“一元”。但是便宜的饭菜也会使价格失去调节功能。一方面,在“这不是一美元吗?”的心理暗示下,员工很容易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相当大的补贴,食堂承包商没有成本意识和停止浪费的动机。
在中小学食堂,浪费的问题不容忽视。程胜奎认为,校园餐饮质量与学生的浪费行为密切相关。食物种类太少和味道差是主要问题。此外,与饭盒、自助餐和套餐相比,饭盒的浪费最为严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饮食教育是校园食物浪费的根本原因。"程胜魁说道。
从“口头”到“手头”,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
如何从口号上停止“遏制浪费”,建立“节约粮食”的长效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的韩强教授认为,像“餐馆需要提供半顿饭”这样的做法,可以在经过充分讨论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说明书的主题对象非常特殊。倡导普通人的就餐习惯;对于餐饮服务企业,可以探索强制性规范措施。”
武汉市餐饮业协会计划将相关建议的实施纳入协会的相关评估工作。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黄表示,该协会计划将禁止餐厨垃圾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福州市十佳餐饮企业和十佳厨师的评选范围。
上海有关部门表示,今后将开始建立投诉举报、餐饮垃圾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引导和推动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将“光盘行动”要求纳入文明餐厅、放心餐厅和绿色餐厅评选指标体系,探索建立餐饮企业“红黑榜”。
厉行节约,营造节约食物的社会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夏露认为节约食物的想法应该从青少年开始。“我们正在与地区教育部门沟通,以便将来在学生食堂提供更合理的膳食,包括更准确的膳食。”(记者梁建强、杜康、胡洁飞、吴剑锋)